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隨著“博物館熱”持續升溫,“到博物館去”已成為時尚潮流。近日,知乎聯合山西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等13家博物館,發起以“一起下館子”為主題的線上討論、線下沙龍、創意布展等一系列活動,在這個5月,共同探討博物館熱背后的文博人故事。
山西博物院沙龍現場。主辦方供圖
今年“五一”假期,全國博物館接待觀眾超6049萬人次,同比增長17%,創歷史新高;山西博物院打造“兩大基本陳列+五大臨時展覽”的立體觀展體系,共接待觀眾近11萬人次,線上直播觀看量突破17.4萬次,也創下新紀錄。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當天,知乎聯合山西博物院發起主題沙龍,探討“一場一票難求的展覽是如何誕生的”。
什么樣的博物館展覽是最受歡迎的?在沙龍現場,藝術策展人、知乎答主莊澤曦以主持人身份,與“晉魂”基本陳列“晉國霸業”專題策展人崔躍忠、“民族熔爐”專題策展人安瑞軍、“土木華章”專題策展人游愷,就策展背后的故事展開對談。
胡人吃餅騎駝俑。山西博物院供圖
在“民族熔爐”展覽中,“胡人吃餅騎駝俑”是人氣頗高的網紅文物,極富藝術張力。博物館還和餐飲品牌合作,將歷史上的“吃餅”文化與當代日常生活形成連接,深受觀眾喜愛。在“土木華章”專題展覽中,策展人應用多媒體技術,讓佛光寺東大殿唐代彩塑背后的景象得以呈現,彌補了觀眾的遺憾。
活動海報。主辦方供圖
各位策展人還回答了大量知乎用戶提出的問題,比如,為何展覽區會出現文物復制品、博物館不同展品的燈光設計、展示效果和文物保護之間的平衡等,解開了不少觀眾的疑惑。
各家博物館在知乎上發起的討論也吸引博物館愛好者討論。“如果你是策展人,你將如何策劃一場博物館展覽?”眾多網友結合逛展經驗、專業歷史人文知識,向博物館“反向”輸出了不少好點子。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