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動態
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近期同時推出兩場藝術家個展:“陳可:無名包豪斯”與“廖斐:如人有目”。
“陳可:無名包豪斯”展覽現場
“陳可:無名包豪斯”展覽現場
“陳可:無名包豪斯”展覽現場
“陳可:無名包豪斯”展覽現場
“陳可:無名包豪斯”展覽呈現了藝術家陳可自2020年創作的"包豪斯女孩"系列新作。作為1978年出生于四川的藝術家,陳可自21世紀初嶄露頭角以來,憑借其極具感染力的視覺表達廣受贊譽,其作品深刻探討了社會歷史背景下個體情感的復雜性。
展覽集中展示了60多件繪畫、紙上作品及特定場域毛氈壁畫,重點關注包豪斯學院女性群體及其常被忽略的藝術貢獻,特別是編織工坊中女性藝術家的創作實踐及其對紡織藝術的深遠影響。這些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在北京798藝術區UCCA的獨特環境中得到強化——該區域的后工業建筑群由德紹國家設計院建筑師于1950年代設計,而包豪斯學派曾在1925-1932年間于這座東德城市達到鼎盛時期。
陳可通過跨時空的多元視角重新詮釋包豪斯歷史,將包豪斯的色彩元素與視覺符號巧妙地融入富有情感張力的敘事畫面中。展覽不僅是對包豪斯創新精神的重新解讀,更是通過致敬這段歷史中被邊緣化的女性創作者,展現她們被長期低估的藝術價值和創造力。本次展覽由UCCA館長田霏宇擔任策展人。
“廖斐:如人有目”展覽現場
“廖斐:如人有目”展覽現場
“廖斐:如人有目”展覽現場
"廖斐:如人有目"展覽呈現了藝術家廖斐(1981年生于景德鎮)自2006年藝術生涯開啟以來最具系統性的機構個展。展覽圍繞"物質、場域、延伸、無限、推演"五個核心概念展開,系統梳理了藝術家的創作脈絡。
展品既包括廖斐早期探討物質間關系與張力的作品,也重點展示了他時隔十余年重返具象雕塑領域的"手征空間"系列,以及運用窮舉法創作的"單向雕塑"和"局部被遮蔽的圓"等新作。
這些作品通過嚴謹的形式探索和實驗性的思維方法,突破了傳統雕塑對物質形態的局限,創造出融合邏輯思維與藝術表達的獨特視覺語言。展覽試圖探討視覺藝術作為存在研究媒介的可能性,將抽象的邏輯思考轉化為可感知的視覺體驗,展現藝術家對世界本質規律的持續追問。本次展覽由UCCA策展人張南昭擔綱策劃。
地址:北京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時間:2025年5月17日至9月7日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