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青州市東夷文化廣場,十對新人身著漢服行“合巹”之禮;社區活動室里,村民熱烈討論著新修訂的婚喪嫁娶標準;網絡平臺上,原創微短劇《愛·唯有真心不可負》成功破圈……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青州市以移風易俗改革為突破口,打出“行業規范+文化浸潤+制度約束”組合拳,讓千年古城煥發文明新氣象。
行業自律破陳規,新風尚浸潤民心。“我們自愿結為夫妻,共同肩負婚姻責任……”在青州泰華城“情越千年”集體頒證儀式現場,新人代表宣讀的簡約誓詞贏得熱烈掌聲,這已是青州市連續舉辦的第六場特色集體頒證儀式,后期同步推出的“自行車婚禮”“公交車婚禮”“徒步迎親”等新式婚禮吸引逾100余對新人參與。
據介紹,針對婚慶行業亂象,青州市率先成立喜慶行業協會,出臺《婚慶服務行業自律公約》,明確婚慶公司“三不三倡導”原則:不承接鋪張婚宴、不策劃低俗婚鬧、不推薦高價彩禮;倡導文明婚禮、新事簡辦,目前全市90%婚慶企業加入協會,推出多套新式婚慶套餐,切實減輕新人的經濟負擔。
文化矩陣造聲勢,新理念入腦入心。“聽說前幾天老張家閨女結婚,就要了6萬彩禮,”在何官鎮南小王村文化廣場,村民張大爺在看文化惠民演出時感慨道。青州市聚力打造“1+17+N”宣傳矩陣,培育“鄉風新語”“巾幗好聲音”等多支宣講隊伍,結合“一年一村一場戲”“文藝村長下基層”等文化惠民演出、培訓開展移風易俗微宣講210余場次。
線上傳播同樣亮點紛呈,“看青州”客戶端開設“深化移風易俗 倡樹文明新風”專欄,推出《新風小樹苗》《推動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新風》《移風易俗 成就新時代人生幸福》系列文章、短視頻。數據顯示,相關話題累計閱讀量達26萬次,網友留言互動超1.2萬條。
制度創新固根基,新機制落地生根。在彌河鎮大關營村紅白理事會的檔案柜里,整齊擺放著近年26場紅白事的備案材料。“紅事每場酒席不超過10桌,白事不隨份子不辦宴,這些細節都寫進村規民約。”理事會會長郇延慶介紹。
青州市建立了“三級聯動”工作體系,1054個村居全部建成紅白理事會,實現“一村一規一會一機制”。以高柳鎮南馬蘭村為試點,輻射全市,已有20余個行政村配套建立“鄉村美德積分”管理制度,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等12項文明行為納入加分項,累計兌換米、面、油等物品8600余次,為1800余戶遵守新規家庭提供無感授信貸款、送貸上門等禮遇,形成“文明有價”的鮮明導向。
如今,青州市移風易俗改革成效顯著,喜事新辦、喪事簡辦新風尚全面普及,移風易俗新氣象深入人心,辦事費用支出明顯下降,“不比排場比家風”逐漸成為社會共識,這座承載著千年文明的古城,正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書寫著現代文明新篇章
來源: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回復交友去找異性,回復相親找對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