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場打破傳統認知的醫學主題展覽在思南時區畫廊揭幕。作為滬上首個由醫學生自主創作的藝術盛宴,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5·21我愛醫”醫學生節主題展以 “醫萬種可能” 為核心,用藝術筆觸勾勒醫學的多元圖景,讓公眾得以窺見醫學生理性與浪漫交織的精神世界。
展區通過七大主題板塊詮釋醫學生的多面角色:生命描繪者、醫學敘事家、健康普及官、記憶攝影師、生活哲學家、志愿實踐者、跨界策劃人,在醫學與藝術的交響中,展現白袍下的詩意與哲思。
生命描繪者中,醫學生們用精美的解剖繪圖綻放詩意,一筆一畫都是大家對生命結構的凝視和對生命本質的探尋。醫學敘事家中,MED醫學人文盛典十周年回顧,展現了交醫學子在不同視角的醫學敘事中交織醫學與人文。記憶攝影師中,同學們攝影大賽的作品以唯美膠片展出,展現了醫學生們用光影致光陰,用影像勾勒印象,用心靈講述故事的特別視角。在繁忙的醫學學習外,交醫學子還化身跨界策劃人,精心打造多元品牌活動,構筑兼具理性和溫情的文化空間,設計多款活動限定文創。志愿實踐板塊,進博會、馬拉松、支教都可以看到他們盡責奔波的身影。
值得一提的是,健康普及官板塊中,交醫文創設計大賽、醫學生健康搖籃科普計劃作品文創紛紛驚艷亮相,從科普日歷到文件袋、從馬克杯到眼鏡盒,醫學知識在不同載體上進行著對大眾的健康宣教。“第227條電波”校園播客則以播客這一創新載體,用聲音科普醫學知識、展示醫學生生活。交醫健康科普up主李方圓老師、巴突爾老師、Nagi學姐、肖邦學長也化身健康普及官,留下真切寄語。
與此同時,600號畫廊巡展驚喜加持,青少年心理健康藝術展擯棄了傳統的病理化視角,以藝術的方式呈現青春期心理與情緒的多樣面貌。
展覽現場還設置了“《醫學生的朋友圈》互動書”“拼貼詩”等互動裝置,邀請參觀者寫下“當我選擇醫學時最期待的瞬間”“想成為怎樣的醫生”等命題,共同構建對醫學未來的想象。
“在策展的過程中,我們既被展品的豐富性打動,更感動于‘醫萬種可能’背后凝聚的理想。”作為策展人之一的李婷婷說到,“我們把無數醫學生的初心拼成一幅完整的畫卷。當那些藏在實驗室、生活里的悸動被具象化地呈現在公眾面前時,我們更加確信——醫學的浪漫,就在于它永遠為‘人’保留著詩意的注解。”
“521”諧音“我愛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學生聯合會作為醫學特色院校學生組織,將每年5月21日定為醫學生節,從醫學生角度出發,舉辦特色系列活動,旨在增強醫學校園文化氛圍建設,培養醫學生的專業認同感與職業敬畏精神,并向社會大眾展現醫學生熱愛醫學、恪守醫德,創新活潑、朝氣多元的精神面貌。
這場獨特的醫學藝術展,既是醫學生獻給醫學的深情告白,也為公眾打開了一扇理解醫學、感知醫者初心的窗口。當聽診器的聲波化作詩行,白大褂染上油彩,我們得以窺見:醫學的終極命題,始終是對“人”的完整守護。“醫萬種可能”,既是年輕醫學生們奔赴的方向,也是大家內心的歸宿,在浩瀚而漫長的醫學旅途中,他們將以理性專業詮釋生命,以溫情有愛回應人性。
據了解,除此次醫學藝術展外,由交醫倡議組織,滬上醫學院校的醫學生們,也共同在黃浦濱江開展“我愛醫”表白跑活動,共同向愛奔跑,表白醫學,表白祖國。
原標題:《滬上首展!521,我愛醫!交醫學子用藝術解碼“醫萬種可能”》
欄目編輯:郜陽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