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小滿,作為夏季的第二個節(jié)氣,標志著氣溫逐漸升高,雨水增多,萬物生長進入旺盛期。在這個時節(jié),養(yǎng)生保健尤為重要。無論多忙,提醒大家要做到“1要吃,2要用,3要躲”,才能平安入夏,健康度過炎熱的夏季。
### 一要吃:順應時令,飲食調養(yǎng)
小滿時節(jié),天氣濕熱,人體容易感到疲倦、食欲不振。因此,飲食上應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yǎng)的食物為主,同時注意祛濕清熱。
1. **多吃苦味食物**
小滿時節(jié),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蓮子心等,具有清熱解暑、健脾開胃的功效。苦瓜中的苦瓜素能促進食欲,幫助消化;苦菊則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于增強免疫力。適當食用苦味食物,可以幫助身體適應夏季的高溫環(huán)境。
2. **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夏季出汗多,容易導致體內水分和電解質流失。建議多喝綠豆湯、薏米水、冬瓜湯等清熱解暑的飲品。綠豆湯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能清熱解毒;薏米水則有助于祛濕消腫;冬瓜湯則能利尿排毒,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水分。
3. **適量食用時令水果**
小滿時節(jié),櫻桃、楊梅、荔枝等水果陸續(xù)上市。這些水果富含維生素和抗氧化物質,能夠補充身體所需的營養(yǎng)。但需注意,荔枝性熱,不宜過量食用,以免上火。
### 二要用:防暑降溫,合理防護
小滿過后,氣溫逐漸升高,紫外線強度增大,防暑降溫成為日常生活的重點。
1. **防曬用品不可少**
外出時,務必涂抹防曬霜,佩戴遮陽帽或使用遮陽傘,避免紫外線對皮膚的傷害。尤其是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間,紫外線最強,盡量減少戶外活動時間。
2. **合理使用空調和風扇**
夏季使用空調時,溫度不宜過低,建議設置在26℃左右,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導致感冒。同時,空調房內要注意通風,定期清潔空調濾網,防止細菌滋生。使用風扇時,避免直吹頭部和關節(jié),以免引發(fā)頭痛或關節(jié)疼痛。
3. **隨身攜帶防暑藥品**
夏季容易中暑,建議隨身攜帶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藥品。藿香正氣水能緩解暑濕引起的頭暈、惡心等癥狀;風油精則能提神醒腦,緩解蚊蟲叮咬的不適。
### 三要躲:避開不利因素,健康度夏
小滿時節(jié),濕熱交加,一些不利因素容易影響健康,需特別注意躲避。
1. **躲濕熱**
夏季濕熱重,容易引發(fā)濕疹、痱子等皮膚問題。建議穿透氣性好的棉質衣物,保持皮膚干燥。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沐浴產品。如果出現皮膚瘙癢或紅腫,應及時就醫(yī)。
2. **躲貪涼**
夏季貪涼是很多人的通病,但過度貪涼容易引發(fā)“空調病”或腸胃不適。避免大量食用冷飲或冰鎮(zhèn)食物,尤其是空腹時,以免刺激腸胃,導致腹瀉或腹痛。睡覺時也要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著涼。
3. **躲情緒波動**
夏季氣溫高,人容易煩躁、易怒。中醫(yī)認為“夏主心”,情緒波動過大容易傷及心臟。建議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避免過度勞累。可以通過聽音樂、散步、冥想等方式放松心情,保持情緒穩(wěn)定。
### 小滿養(yǎng)生小貼士
1. **起居有常**
夏季晝長夜短,建議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中午適當午休,有助于恢復體力,避免下午精神不振。
2. **適度運動**
夏季運動應以溫和為主,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避免劇烈運動導致大汗淋漓,耗傷津液。運動時間最好選擇清晨或傍晚,避開高溫時段。
3. **穴位保健**
按摩合谷穴、足三里等穴位,有助于增強免疫力,緩解疲勞。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處,經常按壓能提神醒腦;足三里位于膝蓋下方,按摩能健脾和胃,增強體質。
小滿時節(jié),養(yǎng)生重在“調”與“防”。通過合理的飲食、科學的防護和避開不利因素,我們可以更好地適應夏季的氣候變化,平安入夏。希望大家在這個節(jié)氣里,能夠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健康快樂地迎接盛夏的到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