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于泊升
近日,《濱淄萊高鐵(濱州段)方案研究報告編制服務采購競爭性磋商公告》發布,該項目開始方案研究,前期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填補魯中高鐵“真空地帶”,縱貫山東半島城市群,作為城際高鐵新通道,濱淄萊高鐵將如何暢通山東北上南下之路?
縱貫山東半島
填補魯中“高鐵真空”
“高鐵終于要開進我的家鄉。”
“濱州到濟南萊蕪間的高鐵空白終將補齊。”
近日,濱淄萊高鐵啟動方案研究工作的消息一傳出,便引來眾多網友熱議,在期待新線路建設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疑問:濱淄萊高鐵經過哪些地方,會設哪些站,有什么作用?
記者從《濱淄萊高鐵(濱州段)方案研究報告編制服務采購競爭性磋商公告》發現,濱淄萊高鐵線路從正在建設的津濰高鐵(天津至濰坊鐵路)濱州站引出,經過濱州市濱城區、濱州市沾化縣、淄博市桓臺縣、淄博市張店區、淄博市博山區,進入濟萊高鐵的萊蕪北站,項目新建正線長度約150公里。
從地理位置上看,濱淄萊高鐵就像一條“強直線”,將濱州、淄博、濟南的多個區域緊密相連。以往,濱州到淄博、淄博到萊蕪間有較大的高鐵“真空地帶”,沿線居民高鐵出行存在異地坐車、繞路、時間長等問題,濱淄萊高鐵填補了濱州、淄博、萊蕪等地之間的鐵路空白,為沿線多個區縣送去高鐵。
雖然彌補了部分區域的高鐵空白,但也有網友發現,這條線路沿線沒有核心城市或大城市“坐鎮”,而且南端僅濟萊高鐵一條線路,南下“無路可走”,為何要在這個區域布置一條高鐵?
濟南市有關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濱淄萊高鐵其實是山東省規劃的濱臨高鐵通道的一部分,也就是濱州至淄博至萊蕪至臨沂高鐵,這條高鐵由多段組成,除了濱淄萊高鐵,還有已經開始前期工作的萊臨高鐵(萊蕪至臨沂鐵路)。
據此前消息,濱淄萊臨高鐵北起濱州,經淄博、濟南萊蕪,南至臨沂,初步規劃線路總長約238公里左右。
在山東大學齊魯交通學院副教授,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看來,山東省一直致力于構建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現有的鐵路網絡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濱淄萊臨高鐵的規劃,正是為了填補區域鐵路空白,推動區域一體化發展。
規劃多年迎實質進展
打響前期“第一槍”
鐵路建設規劃具有特殊性和復雜性,一條線路的成型往往要經過不斷的“沉淀”。記者梳理發現,作為未來縱貫山東的“動脈”,濱淄萊臨高鐵通道的規劃可以追溯到7年前。
2018年,《山東省綜合交通網中長期規劃(2018—2035)》發布,在這份規劃中,它被納入了山東省的高鐵建設藍圖,成為構建全省綜合交通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后,《山東半島都市群城際鐵路網規劃》和《山東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也相繼將其列入,逐步明確了其在區域鐵路網中的定位和作用。
2023年11月,《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年)》發布,進一步明晰了該項目在全省的交通布局規劃。
今年,建設濱淄萊臨高鐵的信號更加明顯。年初,山東鐵投集團建設管理部有關負責人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采訪時表示,將配合主管部門,對條件成熟、需求迫切、能打通斷點堵點的萊蕪至臨沂等項目,積極協調有關單位,力爭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
1月,山東省交通運輸工作會議提出全力推進萊蕪至臨沂、濱州至淄博至萊蕪高鐵項目納入國家“十五五”規劃。此外,濟南市、臨沂市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也都提及了推進濱淄萊臨高鐵中的萊臨高鐵建設。
2月,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均在各自的專場新聞發布會上提到,濟南正積極向上爭取,盡快將濱州至淄博至萊蕪、萊蕪至臨沂等高鐵項目納入國家 “十五五” 鐵路發展規劃。
這次發布的《濱淄萊高鐵(濱州段)方案研究報告編制服務采購競爭性磋商公告》,釋放出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推進的信號。
打通濟萊“斷頭路”
變路網“斷點”為區域“動脈”
建設濱淄萊臨高鐵對山東省以及沿線地區有什么具體作用?
張汝華認為,濱淄萊臨高鐵這條南北向通道,巧妙地呼應了京滬二通道的“濰坊彎”。
京滬二線規劃時,在山東境內的線路走向曾引起討論,該線到達濱州后,并沒有直接南下淄博,而是向東連接東營后,繞開淄博,南下濰坊,前往日照方向,在地圖上拐了個彎,也就是網友口中的“濰坊彎”。
濱淄萊臨高鐵的出現,彌補了淄博部分地區居民對京滬二通道“拐彎”的遺憾,加密該地區高鐵網的密度。
“從省內看,它將與其他高鐵線路實現互聯互通,融入全省‘八縱六橫’高速(城際)鐵路網?!睆埲耆A說。
《山東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3-2035年)》曾明確指出,要加快貫通高速(城際)鐵路主通道,規劃布局“八縱六橫”高速(城際)鐵路網。其中,“八縱六橫”高速(城際)鐵路網中的“縱四”即濱臨高鐵通道。
“濱淄萊臨高鐵還可以解決濟萊高鐵‘斷頭路’的困境,真正盤活這條線路?!睆埲耆A認為,濱淄萊臨高鐵雖然不經過濟南主城區,但對濟南意義重大。
濟萊高鐵建成后,目前面臨“斷頭路”的困擾,南下“無路可走”。濱淄萊臨高鐵通過連接濟萊高鐵的萊蕪北站,使濟萊高鐵向北延伸至濱州,向南延伸至臨沂,實現了濟萊高鐵與其他線路的互聯互通,提升了濟萊高鐵的運輸效能和輻射范圍,進而增強濟南作為省會的輻射帶動能力。濟南可以通過這一高鐵線路,更好地與周邊城市進行經濟交流和合作,推動濟南都市圈的協同發展。
據初步測算,濱淄萊高鐵建成后,濟南市萊蕪區可實現1.5小時到渤海,1小時到沂蒙山區。
此外,張汝華認為,這條高鐵線路串聯了濱州、淄博、濟南、臨沂等多個城市,是一條縱貫山東的城際鐵路。不同城市在資源、產業、人才等方面各具優勢,通過高鐵的快速連接,可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推動區域協同發展。
再造一條“京滬線”
架起北上南下“黃金通道”
張汝華告訴記者,濱淄萊臨高鐵的意義,不僅在于完善山東內部的高鐵路網,更在于打通了山東北上南下的通道,加強了山東與華北、華東地區的聯系。
從北端來看,濱淄萊臨高鐵在濱州與京滬二通道中的津濰高鐵連接,可拓寬線路的北上運輸能力。通過京滬二通道,濱淄萊臨高鐵可以快速連接京津冀,為濟南都市圈乃至山東省增添新的北上出省通道。
在南端,濱淄萊臨高鐵可再次連接京滬二通道,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目前,京滬二通道中的濰宿高鐵(濰坊至宿遷鐵路)正在建設當中,利用臨沂至江蘇宿遷段,濱淄萊臨高鐵可向南串聯至蘇北,并在宿遷連接規劃中的合宿高鐵(合肥至宿遷鐵路),組成濱合高鐵,打通南下安徽、浙江以及江西等地的高鐵通道。
此外,濱淄萊臨在南下時,還可以在臨沂與規劃的臨連高鐵(臨沂至連云港鐵路)呼應,然后在連云港向南連接鹽通高鐵。鹽通高鐵是我國高鐵“沿海通道”的重要組成,通過該通道,濱淄萊臨高鐵的南下之路將進一步拓展,進一步加強山東與東南沿海地區的聯系。
有業內人士認為,濱淄萊臨高鐵成型后,通過串聯其他高鐵網,可以起到京滬輔助通道的作用,相當于再造一條“京滬線”。
“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是區域協同發展的重要支撐。”張汝華指出,濱淄萊臨高鐵的建設,不僅完善了山東的高鐵路網,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山東半島城市群新的出省高鐵通道,一條北接京津冀、南連長三角的新通道將使山東更好地融入全國區域發展戰略,對于提升山東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具有積極作用。
盡管目前濱淄萊臨高鐵尚處于方案研究階段,未來在建設過程中可能會面臨征遷、技術等挑戰,但它對于山東乃至全國交通格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不容小覷。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