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州市泰順縣包垟鄉云湖谷村的山谷間,104畝藍莓園如綠毯般鋪展,顆顆藍紫色果實壓彎枝頭,長勢喜人。這里是61歲退伍軍人葉碎余打造的包垟鄉首個藍莓種植基地。眼下正值藍莓成熟前夕,這片“藍?!闭酱貙掍N路,讓“泰順藍”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葉碎余曾是一名軍人,退伍后深耕建筑行業二十余年。2023年,他偶然發現泰順山地晝夜溫差大、土壤偏酸性,是藍莓生長的天然沃土。他投資500萬元,開啟二次創業。
走進藍莓園,一壟壟藍莓樹整齊排列,綠葉間點綴著青紅相間的果實。葉碎余介紹,藍莓基地采用地栽模式,優選抗病性強、甜度高的“藍美1號”品種,并全程實施無公害種植技術。“我們堅持人工除草、物理防蟲,堅決不打農藥。”他隨手摘下一顆藍莓放入口中,“嘗的就是這份天然。”如今,藍莓園每畝年產量超萬斤,果實直徑普遍達12毫米以上,顆顆飽滿如藍寶石。
值得一提的是,葉碎余還在藍莓基地山上還種植了420棵臺灣雪梨和1200棵東魁楊梅,形成“四季有果”的生態果園,進一步降低經營風險。
藍莓園的蓬勃生長,為云湖谷村村民打開了增收新渠道。日常施肥、除草、澆水需5-6名工人,農忙時用工量達30余人,年發放工資超40萬元。
盡管藍莓品質出眾,但銷售渠道單一仍是痛點。目前,產品主要通過鮮果自銷的方式,葉碎余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為搶抓采摘期前的黃金窗口,他推出“免門票采摘”活動,游客可免費入園品嘗,帶走僅需20元/斤。
從建筑行業跨界農業,葉碎余以軍人的果敢與擔當,探索出一條“產業興農、藍莓富民”的新路徑。他期待更多力量加入:“無論是企業采購還是平臺合作,我們都敞開大門!”
采摘攻略
采摘地址:泰順縣包垟鄉云湖谷村藍莓種植園
采摘時間:5月20日-6月30日
采摘規模:約100畝
其他采摘產品:臺灣雪梨、東魁楊梅
(通訊員 張如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