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保山市龍陵縣勐糯鎮,云南八方農業牛油果種植基地生機盎然。2000余畝牛油果樹枝頭碩果累累,再過兩個月,這些“綠色黃金”就將批量上市。據介紹,今年該基地牛油果產量與產值預計較去年將實現翻倍。
天賜沃土:復刻“世界牛油果之都”的生長密碼
云南八方農業牛油果種植基地地處云南怒江干熱河谷流域,年平均氣溫 21.6攝氏度,年溫差小、晝夜溫差大的“天然溫室”環境,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為牛油果四季生長提供了適宜條件。
更難得的是,基地所處的北緯24度地理坐標,與“世界牛油果之都”墨西哥烏魯阿潘市緯度相近。這份緯度“緣分”造就了近乎復刻的生長環境——充足光照、適宜濕度與肥沃的土壤,共同孕育出高品質的哈斯品種牛油果。其外形碩大飽滿、干物質含量高,入口軟糯綿密,香氣醇厚濃郁。
產業深耕:從一紙協議到萬畝藍圖
2019年,云南八方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龍陵縣簽訂《萬畝牛油果種植及加工項目合作協議》,概算投資2.8億元。目前,鮮果加工生產線、冷庫及苗圃基地已建成,構建起“種植—加工—倉儲”全鏈條支撐體系。
“今年在一期2337畝基礎上,新增種植842畝。”據云南八方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介紹,牛油果樹生長周期達70至80年,從第3年開始掛果,6至7年達到豐產,目前基地樹齡5年的果樹長勢良好,“2024年投產300多噸,今年預計產出600噸,產值可達2000多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基地牛油果首次出口新加坡,這也是云南省首次牛油果對外出口。目前企業已獲GAP(全球良好農業規范)認證,HACCP和ISO 22000認證正在推進,為拓展國際市場奠定基礎。
精細管理:科技賦能每一顆“綠色明珠”
走進基地,每棵果樹都掛著專屬“身份牌”。“這是精細化管理的‘秘密武器’,方便隨時掌握果樹狀況。”生產主管王在周一邊對果實例行檢查,一邊解釋道:“7月牛油果雖進入穩產期,但病蟲害防治不能松懈。每天巡檢如同給果樹‘體檢’,確保果實健康生長。”
基地植保負責人康定華輕撫著一顆表皮光滑的牛油果說:“每年1至 6月的保果期是管理關鍵期,絲毫不能馬虎。進入7月果子已穩定,像這顆品相已達優級果標準。得益于科學管護,基地優級果率常年保持在80%以上,贏得市場廣泛認可。”
張偉介紹道:“以往中國市場牛油果多依賴進口,運輸周期長。云南種植的牛油果發往上海、廣州等地僅需 3至4天,既降低時間與成本,可控的干物質含量更讓品質、風味、口感達最佳。去年合作客戶評價頗高,目前已收到大量訂單。”
富民興鄉:一顆果子帶活一方經濟
“從苗木管理員成長為小組負責人,4年不僅學了技術,收入也翻了番。”基地B區小組長楊加進笑容滿面。2021年,楊加進通過招聘入職,2024年獲5000元生產獎,加上工資和五險一金,年收入達7萬余元。
像楊加進這樣在基地增收的村民不在少數。目前基地吸納大量本地勞動力,涵蓋正式員工、長期臨時工和農忙臨時工,每年發放工資300余萬元,支付地租200余萬元,成為當地群眾增收主渠道。
公司精心打造的20余畝種植資源圃,從多個主產國家引進10余個牛油果品種,為選種育種積累寶貴資料。再依托與保山學院合作的“國際聯合實驗室”項目,為牛油果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創新提供堅實支撐。
如今,龍陵勐糯牛油果已成為當地閃亮的“綠色名片”。隨著核心基地穩步發展、資源圃科研助力及產業鏈持續完善,這顆北緯24度的“綠色黃金”正帶動更多鄉親致富,為龍陵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讓“云南味道”的牛油果在更廣闊市場綻放光彩。
開屏新聞記者 崔敏 通訊員 趙歡歡 尹純助 楊黎瑩 李江濤 秦月華 攝影報道
一審 孫琴霞
責任編輯 呂世成 陳潔
責任校對 何丹
主編 武熙智
終審 編委 李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