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小米自研的玄戒O1芯片可算炸鍋了!3nm工藝、性能碾壓驍龍8Gen3、叫板蘋果A18……這配置一出來,某些人直接急得跳腳,腦洞比科幻片編劇還大:有人說這是高通“換皮”,有人猜美國收了小米天價“保護費”,更有甚者扯上“打壓友商”的陰謀論。看著這些評論,我差點笑出眼淚——這屆網友的想象力,不去寫小說真可惜了!
華為被卡脖子,小米為啥能造3nm?
說到底,問題就出在“制裁名單”四個字上。美國對中國企業的芯片代工限制,從來不是一刀切,而是精準打擊。
華為為啥連14nm都造不了?因為人家被列進實體清單,臺積電想代工都得先問美國政府同不同意。
可小米不在這個“黑名單”里啊!只要不是AI芯片、GPU這些敏感領域,只要晶體管數量不超過300億個,不帶高帶寬存儲器(HBM),消費級手機芯片隨便造!3nm、2nm隨便你選,臺積電有產能就敢接單。
說白了,這規則就像飯店點菜:華為被服務員攔在門外,小米卻能大搖大擺進去吃滿漢全席。至于為啥滿漢全席端上來的是小米而不是別人?那得問后廚了。
芯片設計變簡單,ARM是最大功臣
現在造芯片早就不興“從零開始”了。ARM這種賣“預制菜”的公司,把CPU、GPU、NPU這些核心模塊都給你切好洗好,企業只需要像拼樂高一樣組裝起來,再根據口味調個料,就能端出一盤“自研芯片”。小米2017年就做過澎湃S1,早就在廚房練過手了,這次拿ARM的現成食材炒個3nm的“滿漢全席”,有啥好稀奇的?
更別說現在設計芯片的門檻比十年前低太多。以前得自己挖礦煉鐵造菜刀,現在直接買現成的瑞士軍刀,連切菜教程都給你配好了。小鵬、蔚來這些車企都能跨界造芯片,小米有技術積累,造個3nm的SoC真不至于“驚為天人”。
噴子們省省吧,芯片不是靠嘴炮打的
最搞笑的是,玄戒O1還沒上市呢,某些人就已經開始“云評測”了。跑分高就是“紙上談兵”,性能強就是“臺積電開小灶”,合著國產芯片但凡有點進步,都成了“作弊”?按這邏輯,以后中國隊足球贏了就是“假球”,航天成功了就是“特效”,干脆啥都別干了得了。
說句實在話,小米這顆芯片要是真像跑分那么猛,對消費者絕對是好事。手機性能更強、價格更便宜,還能帶動整個產業鏈升級。
結語
小米能不能成為“第二個華為”還兩說,但至少人家敢把3nm芯片擺上臺面。與其在那酸言酸語,不如等量產機出來再噴。要是真金不怕火煉,到時候被打臉的可是那些“氣急敗壞”的鍵盤俠。國產芯片每前進一小步,都值得鼓掌,而不是潑冷水——這個道理,某些人啥時候才能懂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