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陳錢
近期,杭州聯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聯川生物)遞表北交所,保薦機構為國金證券,聯席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
截至招股書簽署日,聯川股份的控股股東為朗秋蕾和周小川,兩人合計控制公司48.79%的股份,并于2012年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為公司實控人。
1
毛利率下滑,較為依賴特定供應商
聯川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為各高校、科研機構、醫院及生物醫藥企業等企事業單位提供各類型基因檢測的科研技術服務及解決方案的企業。服務流程包括樣本保存、核酸提取、文庫制備、樣本檢測、數據分析等步驟,交付成果主要為數據分析結果。
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四大服務線,包括翻譯轉錄組學、表觀調控組學、微生物與基因組學及蛋白與代謝組學。
2022年-2024年(簡稱:報告期內),公司的營收幾乎全部來自于以上四大服務線,各期營收分別為2.35億元、2.87億元、3.67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275.67萬元、5348.85萬元、6005.67萬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252.00萬元、5051.08萬元、5666.22萬元。
其中,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1021.12萬元、508.52萬元、384.08萬元。
雖然聯川生物期內營收的復合增長率達24.95%,對政府補助的依賴也在逐年減少,但毛利率卻呈下滑趨勢。公司期內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54.31%、51.74%、48.73%,每年下滑三個百分點左右,三年合計下滑5.58個百分點。
其中,為業績貢獻一半以上收入的翻譯轉錄組學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52.31%、47.75%、48.15%;微生物與基因組學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57.94%、60.15%、48.53%,其中2024同比下滑11.62個百分點;表觀調控組學期內的毛利率分別為70.92%、74.11%、68.65%,2024年同比下滑5.46個百分點。
聯川生物毛利率的降低也許反映出對上下游議價能力的降低,而議價權陷于被動或許和公司產品缺乏競爭力不無關系。
據悉,基因檢測產業鏈的上游為生產基因測序儀器、試劑等設備及原材料的供應商,上游的核心技術產品和市場份額基本被因納美、賽默飛這些跨國巨頭壟斷,聯川生物作為基因檢測服務的提供商,處于產業鏈的中下游,主要是采購上游的基因測序儀器進行數據分析,公司并無自行開發的測序儀器。
在聯川生物各期的采購中,對前五大供應商的采購占比分別為68.68%、77.70%、73.78%,集中度較高。
且為公司前五大供應商之一的美國公司因納美,2025年被商務部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并決定對因納美公司采取“禁止其向中國出口基因測序儀”的處理措施。截至招股書簽署日,公司稱目前保有數臺因納美高通量測序儀,暫時可正常采購因納美測序試劑,且已在同步布局華大智造的測序平臺,但如果未來因貿易政策或國際關系的變化造成因納美產品斷供,將會對公司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實際上,即便是目前已打入基因測序市場前五的國內企業華大智造(MGI),也僅僅占有6.7%的市場份額,大部分市場份額依然是被因納美壟斷。并且由于基因測序儀器有很高的技術壁壘,而上游儀器試劑生產商的產品通常為封閉系統,進行基因測序時需使用該品牌型號儀器配套的測序試劑及耗材,不同品牌型號的試劑耗材無法混用。若未來因納美等頭部企業出現斷供,其他測序儀器能否保證數據讀取結果的可靠性、輔助工具的全面性,有待進一步商榷。
2
從科創板到北交所,研發費用率不斷走低
據悉,聯川生物此次擬募集資金3億元,其中2億元用于基因科技產品及服務平臺擴產升級項目,5000萬元用于分子診斷試劑研發項目,5000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三個項目計劃投資總額為3.5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曾在2022年嘗試過科創板的上市,彼時聯川生物的募資額為6.08億元,在經過一輪審核問詢后公司便于第二年終止了科創板的上市之路。此次遞表北交所,募資額驟減近3億,并且砍掉了DNA合成平臺研發項目,主要項目基因科技產品及服務平臺擴產升級項目也由原先的2.7億減少至2.04億,補充流動資金項目由原先的1.5億減少至5000萬。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公司計劃投資9734.91萬元用于分子診斷試劑研發項目,但近年來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入似乎并沒有體現出其野心,各期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3.61%、11.70%、8.38%,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均值分別為7.31%、9.31%、10.25%。
很明顯,聯川生物研發費用率走勢與同行形成反差,前者持續下降,后續不斷上升。在2024年,聯川生物的研發費用率已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均值。
3
應收賬款持續攀升,周轉率下降
此外在應收賬款方面,公司近年來也大幅飆升,而周轉率卻不斷下降。
據悉,聯川生物的客戶主要以高等院校、科研單位、醫院和醫藥公司為主,報告期各期末,公司的應收賬款余額分別為5697.69萬元、9455.07萬元、1.29億元,占當期營收的比例分別為24.26%、32.99%、35.07%,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5.09次/年、3.78次/年、3.29次/年,各期的期后回款金額比例分別為93.86%、84.28%、31.03%。
各期,按壞賬計提方法披露的壞賬準備分別為637.21萬元、1119.55萬元、1643.32萬元。
不難看出,應收賬款周轉率下降的同時,在2024年應收賬款回款比例也驟減,加之公司的合同負債還攀升過億,期內分別為8286.31萬元、9802.28萬元、1.23億元,而同期的貨幣資金分別為7241.75萬元、5736.14萬元、1.02億元。
現金流方面,公司各期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6429.46萬元、4872.79萬元、1.2億元,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32億元、-1.17億元、5004.54萬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039.97萬元、2772.07萬元、-1.02億元。
聯川生物之所以選擇轉戰北交所上市或許也是基于對自身的定位。
公司表示,基因測序產業鏈上游企業由于掌握核心技術且擁有大量市場份額,因此準入門檻和市場集中度較高。而公司基于行業格局和發展方向的考量,目前暫不考慮向基因測序產業鏈上游延伸。
中國民族貿易促進會理事會常務主席支培元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科創板著重關注企業的創新屬性,對研發投入強度、核心技術領先程度以及未來成長潛力等方面要求嚴苛,而北交所定位于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上市條件更為靈活,由科創板轉至北交所,或許是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量后的上市策略調整,旨在借助北交所的平臺,加速實現上市目標,獲取資本市場的有力支持。(港灣財經出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