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長城汽車CEO魏建軍接受采訪時表示,電動汽車不會成為主流,但混動汽車可以。
魏建軍稱,“全球誰能把石油體系給變了,即便變了,中國的石油體系也不好變,東北電動車理論上不是光怕冷,還怕熱,如果太熱這個電池的衰竭也厲害,所以多動力共同存在是理性的。”
去年,魏建軍在公開場合就強調未來汽車動力系統將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內燃機至少還有50年的生命力,電動汽車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 他認為,混合動力車型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占據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國外市場。其中,純電動汽車更適合城市短途出行,而長途運輸仍需依賴燃油車。
燃油車在續航里程、加油便利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混合動力汽車則巧妙地融合了兩者的優點,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和排放,又能滿足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需求。
中國混合動力汽車行業從政策驅動起步,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培育,現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當前傳統燃油車銷量結構中,10-20萬元的中端市場占比超過一半,純電產品主要集中于低端市場與高端市場兩極,相比之下混合動力車型在中端市場更具優勢。2023年混合動力汽車銷量中,10-20萬元中端車型占50%。混合動力是全面替代燃油車過程中的關鍵助力。
從銷量上看,據中汽協數據,2018-2024年我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整體上呈上升趨勢,2021年以來我國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大幅增加,這主要得益于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PHEV)和增程式電動車(REEV)銷量持續走高。2024年,我國混合動力汽車的總體銷量為725.2萬輛,同比增長66%。
科技部此前一直主導純電動車在中國的推廣應用,但實際上,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目前還難以跨越混合動力的階段。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隨著技術的持續進步和成本的進一步降低,以及中國對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要求的提高,混合動力汽車替代傳統能源車的空間持續釋放,預計2025年至2030年我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規模仍呈現逐步增長趨勢,至2030年我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規模或將超4萬億元。
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預測2025年插混市場份額將達40%,增程維持10%,純電回落至50%;到2030年,插混份額可能進一步升至50%,純電降至40%。他認為混動技術在續航、補能、成本等方面具有綜合優勢。續航方面,混合動力汽車結合了燃油發動機和電動機的優勢,續航里程更長,能夠滿足用戶長途出行的需求;補能方面,混合動力汽車既可以加油也可以充電,補能方式更加靈活便捷;成本方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混合動力汽車的成本逐漸降低,性價比越來越高。
未來,隨著政策支持和技術進步,混合動力汽車將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成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
前瞻產業研究院作為更懂產業的科技型決策智庫,先行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所”,希冀發揮“產業研究+大數據+技術洞察+招商資源前置”的獨家特色產業規劃服務,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學、又前瞻、更落地的產業規劃整體咨詢方案。不僅提供產業規劃、招商引資、園區建設、和項目運營等綜合服務,還提供海洋經濟產業數據大屏監測、產業鏈圖譜編制、專項政策編制及培訓指導。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