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米那顆3nm自研芯片又把芯片行業推上風口浪尖,有人酸溜溜地說“XX企業都沒有,小米憑啥有”。
這話聽著就外行——芯片又不是包餃子,非得全產業鏈自己包圓兒才算數。今天咱就掰扯掰扯中國芯片的真實家底:設計封測能摸到天花板,制造環節卻卡在地下室。
先說設計這塊兒。小米3nm芯片就像塊試金石,直接砸醒了不少人——原來咱們早就能設計高端芯片了!華為五年前就有5nm芯片,現在憋著沒發,其實卡在制造環節。
車企小鵬、蔚來都能搗鼓出自研芯片,靠的就是ARM架構授權和現成的IP核。這就跟搭樂高似的,CPU、GPU這些核心模塊直接買現成的,自己拼裝調試就行,難度比完全從零開始低多了。
封測環節更爭氣。國內四大封測廠早就擠進全球前十,2021年就官宣掌握3nm封裝技術,還接了不少國際訂單。封裝測試就像給芯片穿衣服,技術門檻相對低,咱們工人師傅手藝精,設備也跟得上,自然玩得轉。
可一到制造環節,脖子立馬被掐得死死的。中芯國際作為國內扛把子,對外宣稱卡在14nm,就算憋著大招能摸到7nm邊兒,沒EUV光刻機也是白搭。
美國卡脖子卡得精準,14nm以下設備說禁就禁,咱們自己造的設備大多還在28nm晃悠,想突破?難!
為啥制造這么拉胯?說到底還是設備差距。芯片制造設備跟工藝節點是綁死的,7nm以下必須得EUV光刻機,這玩意兒全球就ASML能造,還買不著。
不過話說回來,設計封測能跟上世界水平,已經算階段性勝利了。等哪天國產光刻機支棱起來了,中國芯才能真正挺直腰桿,到時候別說3nm,2nm、1nm都不是夢!
所以別一見國產芯片就急著唱衰,設計封測能到3nm已經是重大突破?,F在最該干的,是憋著勁把制造環節的短板補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