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園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不是父母,卻時刻牽掛著學生的冷暖。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就是貴州應用技術職業學院護理系輔導員李丹陽老師,用責任與愛心書寫動人故事。
在日常工作中,李丹陽始終將學生放在首位。清晨,總能看到她早早來到學生宿舍,關心同學們是否按時起床,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夜晚,辦公室的燈光常常為晚歸或遇到困難的學生而亮。無論是學業上的困惑、生活中的瑣事,還是心理上的煩惱,學生們都愿意向她傾訴,而她也總是耐心傾聽,給出貼心的建議和幫助。
有一次,意外突然降臨,學生小李(化名)在宿舍突發疾病,呼吸困難,雙腿無力,李丹陽接到電話,心急如焚,立刻放下手中工作,飛奔到學生宿舍。看著痛苦的小李,她沒有絲毫猶豫,蹲下身子,將小李穩穩地背在背上,大步流星地朝著醫院趕去。一路上,氣喘吁吁,汗水濕透了衣衫,但她始終沒有停歇,不斷安慰小李,到了醫院后,她又忙著掛號、繳費、陪診、通知家長,直到醫生確定小李病情穩定,她才松了一口氣。
這只是李丹陽日常工作的一個縮影,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輔導員的責任與擔當。她常說:“學生們就是我的弟弟妹妹,看到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打心底里覺得幸福”。
在學生們眼中,李丹陽老師不僅是盡職盡責的輔導員,更是溫暖的大哥哥、大姐姐,是他們在校園里最堅實的依靠。她的付出,學生們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紛紛表示:“有李老師在,我們就覺得特別安心”!
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校園里悄然發生。輔導員們用愛與關懷,為學生們筑起溫暖的港灣,陪伴他們度過美好的大學時光。讓我們一起為李丹陽老師點贊,也向所有默默奉獻的輔導員老師們致敬!如果你也被李丹陽老師的故事感動,就轉發這篇推文,讓更多人看到這份溫暖與擔當吧!
當問到輔導員李丹陽老師:您覺得輔導員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
[李丹陽老師]回話:我認為是“一份責任”和“共情”。責任讓我不敢懈怠,時刻關注學生的需求;而共情能讓我走進學生的內心,理解他們的困惑。比如有的學生遇到學業壓力、人際關系問題,我會用自己的經歷和他們交流,告訴他們“這不是一個人的戰斗”。輔導員不僅是管理者,更應該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
責任編輯:任芯儀(EN0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