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健康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石。在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中,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簡稱“靜教院附校”)以AI賦能學校體育工作,構建起“技術賦能教學變革、數據驅動教學改進、時空拓展生態構建”的以體育人新樣態,為破解中學生運動時間碎片化難題提供了新思路,同時也彰顯出體育在塑造健全人格、促進心理健康和培養社會適應能力中的獨特價值,為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改革貢獻實踐方案。
一、體育在學校教育中具有基礎性作用
近年來,青少年體質健康問題引起廣泛關注,青少年近視率居高不下、肥胖率逐年攀升、耐力素質持續下降等問題日益凸顯。《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明確將體育置于“五育融合”的樞紐位置,將“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納入剛性指標,這不僅是對青少年體質下滑問題的現實回應,更是基于對“培養什么人”這一根本問題的深刻思考。202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青少年科學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預,讓年輕一代在運動中強意志、健身心”。由此可見,科學普及與健康干預已成為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體育運動已超越個人興趣范疇成為塑造健康人格、培育心理韌性的系統性工程。
靜教院附校秉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成為健康的自然人;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讓學生成為適合未來的社會人”的辦學理念,充分認識到在育人實踐中高質量教育絕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業成績這一單一維度,而應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體育在學校教育中具有基礎性作用,展現出其獨特且不可替代的綜合效能,從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到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再到塑造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體育對學生的影響貫穿于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學校體育工作也迎來了變革與發展的新機遇。作為首批“上海市人工智能教育實驗校”,靜教院附校將國家對體育工作的新要求、數智賦能的新契機與學校體育教學深度融合,借助AI技術,從助力體育教學、提升學生興趣、綜合評估體育素養等角度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變革與實踐。
二、AI賦能體育教學工作的新探索
(一)AI助力體育教學
傳統的體育課堂受教學時間及人數的限制,導致教師個別化教學效率低下。教師更多是通過加強講解、示范、分解動作等方式糾正和改進學生的動作,學生因為無法直觀看到自己的動作缺陷,糾正的過程會比較曲折。數字化輔助教學則能很好地幫助師生解決這個問題。如我們采用授課助手軟件的屏幕同步功能精準地捕捉學生做技術動作時的關鍵點,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針對動作的偏差進行糾錯和改進,學生也可以借助平臺進行自主學習、自主診斷、自我完善。又如在體育課上,學生佩戴“智能運動手環”對運動負荷進行實時監測,教師通過終端設備可以了解學生的即時運動負荷以及整節課的練習密度和運動強度,從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數字賦能體育教學的過程深刻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僅提升了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還在一定程度上為個別化教學提供了可能性。
(二)AI創新體育項目
為了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熱情,學校在操場安裝了“AI智慧屏”,讓傳統的體育運動項目煥發出新的活力。在“AI智慧屏”的助力下,學生可以不依賴教師作為裁判來發號施令或監督規則和紀律,學生只需要在起跑前揮揮手,“AI智慧屏”就可以精準地幫助學生記錄跑步時間或為學生的跳繩計數。便捷的陪伴式訓練模式讓學生可自主選擇時間與同學一起運動或者隨時進行比賽,增強了運動的趣味性,也能確保比賽的公平性。此外,“AI智慧屏”提供的自助式體能測試,如快速跳繩、仰臥起坐、深蹲等,能讓學生隨時隨地在輕松的氛圍中完成體能練習,練習的數據可記錄在系統中并參與學校排名,以賽促學的同時提升了學生的運動熱情。
(三)AI推動綜合評價
學校在數字化校園建設中形成了海量的數據,如何從中提取出隱含的、有價值的信息服務于教育教學決策,是迫在眉睫又至關重要的問題。基于此,學校建設了“AiClass信息化數字平臺”,整體設計評價系統,觀測、記錄學生體育運動和學習的全過程,為每一個學生繪制出體育“數字畫像”,促進了教師有效地“教”與學生自主地“學”。一方面,體育“數字畫像”能促進教師對于學生的個性化指導與持續的教學改進,如教師可以利用數據評估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不斷改進和完善教學實踐,師生可以共同分析和解讀數據,制定一步步達到預設目標的方案和措施;另一方面,體育“數字畫像”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學生可登錄平臺查看自己的運動數據記錄曲線圖及綜合評定雷達圖,更清楚地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自我診斷中建立目標意識,并朝著既定目標不斷努力改進。
三、多維時空重構下的以體育人新樣態
學校通過智能化改造與空間整合,最大程度為學生提供體育活動所需的場域。通過“體育課+大課間+晚鍛煉+課后服務”聯動的課程設置,實現體育運動時間的精準供給,保障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基本在校內完成,形成“以賽促練、以賽激趣、以賽育人”的良性機制,有效開拓了時空重構與興趣激發相結合的以體育人新樣態。
(一)擴大體育場地,拓展活動空間
運動場地和設施是學生實現運動自由的重要考量。靜教院附校的校園坐落在上海市區寸土寸金的靜安區,為了給學生創造足夠多的運動空間,學校在校園建設之初就選擇把一半的面積留作學生運動場地。全校占地22畝,其中擁有250米環形跑道的大操場就占了10畝。為了讓學生在惡劣天氣也能上好體育課,學校打造了“上天入地的交疊式運動空間”。下雨天時,教學樓的一樓“讓”給跑道,可以容納7個班級同時上體育課。操場下方還藏著兩個大小不一、9米高的室內籃球館,面積為三個標準的室內籃球場大小,可以用于體育課、大課間、課外活動等。同時,為了拓展更大的體育空間,學校還搭建了一個700平方米的“人工智能交互式體育館”,館內安裝有沉浸式體育訓練系統,借助多媒體互動設備,場館可以快速切換為不同的應用場景。例如通過魔毯幕布,將具體的運動內容以圖像化方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模仿多媒體大屏中的指導動作實現交互式運動;智能跑道為學生提供了虛擬的跑步場景,可以模擬不同的地形,讓學生在跑步過程中享受有趣的運動體驗。
(二)豐富活動類型,保障運動時間
學校開齊開足體育課和體育活動課,統籌用好各類課程課時和課后服務時間,開展“開心一刻”、大課間“幸福三十分”、陽光健身跑等活動,開設近30門體育類“5+2”課后服務和社團課程,保障學生實現每天綜合體育活動2小時。在具體實施層面,首先,課堂是學校進行體育活動和體能訓練的主陣地,教師借助AI技術根據學生的體能水平開展分組教學,進行組內訓練或者跨組比賽,避免低效重復訓練,為學生提供個別化指導,較好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其次,課間是學生放松身心、活動筋骨的好時機,學校堅持開展“陽光健身跑”活動,每天下午三點半,全校學生都來到操場跑步,高年級學生每天跑步超過1000米,低年級學生大約600米。為方便教師觀察不同體質學生在跑步過程中的心率表現以及時進行運動量調整,部分學生會佩戴智能手環幫助監測運動強度;再次,學校課間10分鐘也實現了碎片時間的高效利用,很多學生會選擇在課間到操場與智慧屏互動,方便、有趣、互動性強的數字化設備提高了學生運動的頻次和有效性;最后,課后服務時段是學生開展專項體育運動或加強體能訓練的好時機,學生可以選擇喜歡的體能練習項目如瑜伽、舞蹈、力量訓練等,AI助手不僅可以提供個性化訓練指導和實時反饋,還能根據學生的進步情況動態調整訓練計劃,確保鍛煉的持續性和有效性,讓學生足不出校也能享受到專業的訓練指導。
(三)創設各種賽事,提升活動興趣
學校每年定期開展并承辦市、區、校各項體育賽事,意在讓學生放下沉重的書包來到寬敞的操場,在學習之余享受一場場充滿趣味與挑戰的體育嘉年華。在常規的體育節上,我們給跳繩、乒乓球、羽毛球、籃球等一些常見的運動項目賦予新規則,讓這些運動項目成為了有趣的挑戰游戲。此外,學校還設計了將體育運動與國防體驗相結合的賽事活動,如在“無線電測向”比賽中,專業教師將信號源隱秘地分散在草坪和花壇中間,學生領取無線電探測器后根據耳中“偵測”到的“滴滴”聲尋找信號源,享受探秘的樂趣;而“光電射擊”與傳統射擊比賽不同,對場地沒有要求,學生手握電子槍,通過發射激光射向靶子,大大提升了學生參與射擊游戲的機會和熱情。
為了保護和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學校給每位一年級新生贈送一份運動小禮物—一根短繩,綠、紅、藍、橙、紫五種顏色的短繩分別對應能手、高手、健將、大師和超人五個不同水平,學生可以通過跳繩技能測試晉升等級,從而兌換不同顏色的短繩,這讓學生對跳繩的興趣高漲,紛紛自主練習起來。同樣,廣播體操也可以有校園定制版,以學校名稱命名的“JECAS舞”是體育與舞蹈的融合,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和社會性,深受學生歡迎。當學生在小區、公園以及上海地標處自主練習學校自編的校園操時,他們已成為健康生活方式的傳播者;當由爸爸們組建的足球“父聯隊”與孩子們共同奔跑時,運動成為了代際情感交流的紐帶,運動場域也從學校延伸至家校協同、拓展至多維的社會空間。
近年來,靜教院附校在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體育團隊和學生個人在市區各類體育賽事中獲得不俗成績,每年中考長跑項目得分率全區最高,學生近視率低于上海市平均水平20個百分點,肥胖超重率在全區處于較低水平。體育組教師團隊參與了新教材、新教參的編寫及實驗工作,主持或參與國家級和市、區級課題13項,全校師生在體育健身、以體育人的實踐中共同成長與進步。面向未來,靜教院附校將持續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為了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的核心理念,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實的舉措助力年輕一代在運動中茁壯成長。
(倪繼明 何華 作者單位系上海市靜安區教育學院附屬學校)
《人民教育》2025年第7期
作者:倪繼明 何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