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張讓果,1949年生人,系青島市政府退休老干部,共產黨員。
從小喜歡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自退休以后,共填詞寫詩七百多首,散文五十多篇,在老年生活報、青島早報、老干部之友、稻田文學、瑯琊詩刊等刊物多次發表,文詩內容健康向上,得到有關部門好評。書法作品連續幾年老干部參展作品榮獲一等、二等獎多次。同時在有關刊物發表。
>>>作品欣賞<<<
卜算子·小滿
張讓果
雨潤麥初齊,風暖桑猶嫩。
壟上槐香帶露濃,柳外新蟬近。
秧稻試分畦,苦菜嘗甘潤。
莫問陰晴穡事艱,且看倉囷訊。
以“小滿”“雨潤麥齊”“風暖桑嫩”勾勒出初夏生機盎然的農耕畫卷。“苦菜嘗甘”巧妙融入傳統習俗,彰顯古人順應天時的智慧。“秧稻分畦”“倉囷待訊”則細膩刻畫了田間管理的勤謹與豐收在望的期待,洋溢著節氣更迭中的自然之美與勞作之趣。
鵲橋仙·嶗山櫻桃
張讓果
嶗山泉潤,峰巒疊翠,云卷云舒夏初。垂枝低處綴丹霞,恰點點、珠璣紅透。游人織錦,歡歌載簍,笑染芳林煙樹。擷來仙露釀清甜,愿歲歲、福盈千畝。
題記:以“珠璣紅透”喻櫻桃之晶瑩,以“擷來仙露”言其甘美,融合嶗山自然之景與豐收之樂。“愿歲歲、福盈千畝”既祝福果農,又升華主題,使在描繪采摘盛況之余,更顯人文關懷詩意。
滿江紅·嶗山櫻紅
張讓果
玉綴嶗山,新雨后、珠瑩欲滴。
云岫處、絳綃垂帳,赤瑛懸帛。
翠葉裁成鸞羽扇,珊瑚熔就鮫人珀。
看青鬟、擷取碧瑯玕,春籃側。
金鈴脆,黃鸝惑。
纖指捻,胭脂坼。
把流光揉碎,沁香留白。
萬斛丹砂凝曉露,一泓霞醴傾仙國。
待明朝、醉枕水晶簾,聽潮汐。
以“紅寶石”,“赤瑛”“珊瑚”“丹砂”等礦物喻體展現櫻桃的晶瑩質感,以“金鈴”雙關鳥鳴與果實,“胭脂坼”暗合采摘動作,“霞醴”升華甜蜜為瓊漿。將時空延伸至海濱,以潮汐呼應櫻桃的時令性,形成山海交響的意境空間。
寫于乙巳夏月,櫻桃是青島的第一茬夏果,由嶗山山泉水滋潤,清爽甘甜,沁人心脾。游人如織,祝福果農豐收滿滿,快樂滿滿!
水調歌頭·東方瑞士
張讓果
浮翠映滄溟,云棧接星河。丹青誰執椽筆,長卷繪嵯峨。萬國樓臺凝碧,百載風濤漱玉,鷗影掠煙蓑。潮涌五洲客,襟抱海天闊。
襟懷闊,燈火璨,醉顏酡。詩肩欲擔日月,寸意寄嵯峨。漫拾紅礁雪浪,自守冰心朗魄,清氣滿城郭。笑指飛霞處,鷗鷺共潮歌。
摹青島灣畔之毓秀風華。“丹青長卷”喻指擘畫之藍圖,“萬國樓臺”“百載風濤”暗合青島“東方瑞士”之譽。“詩肩擔月”“清氣滿城”,贊島城居民之擔當,與城市共生的赤子情懷。“鷗鷺共潮歌”,以翩然物象呼應開篇“滄溟”,暗喻個人與城市命運同頻共振。
鷓鴣天·母親節感懷
張讓果
母愛如陽暖世間,春風拂面意綿綿。
燈前瘦影牽衣袖,溪畔青苗潤沃田。
經雨雪,歷霜寒,滋蘭樹蕙涌甘泉。
深恩恰似三春雨,灑向萱庭草木芊。
陽光、春風、燈燭、溪水等意象,凝練展現母愛的溫暖與偉大。以自然物象喻慈母日常,燈前縫衣、溪畔育苗,細膩勾勒母親辛勞。"經雨雪"延伸時空維度,"三春雨"既呼應澆灌意象,更將母愛升華為潤澤生命的永恒力量。
鵲橋仙·月季芳香
張讓果
爭芳斗艷,芬芳月季,初夏庭園璀璨。
金輝黃蕊映朝陽,粉霞染、紅綃紫緞。
濃醇香漫,推門醉攬,四溢芬芳如幻。
欣觀月季綻多時,賞秀色、心馳閬苑。
以“爭芳斗艷”描繪初夏庭院中月季的絢爛。以“金輝黃蕊”、“粉霞”、“紅綃紫緞”等色彩渲染,展現花朵的艷麗多姿。以“濃醇香漫”傳達出醉人芬芳與四時綻放的月季帶來的心曠神怡,“心馳閬苑”更將實景升華為仙境體驗。
滿江紅·桑榆志
張讓果
稚語檐前,猶記取、殘垣矮巷。抬望眼、炊煙寥落,百廢待興。寒饑礪骨承天任,赤子燃燈明夜嶂。立長志、熱血沃山河,春雷蕩。
書劍淬,星霜釀。家國路,風云闖。縱幾番雨雪,幾回跌宕。榮辱浮沉皆入墨,滄桑笑對成絕唱。課兒孫、秉燭續薪傳,丹心燙。
以解放初期的貧寒童年,“殘垣矮巷”“炊煙寥落”凝練時代印記。“縱幾番雨雪”濃縮半生坎坷,“秉燭續薪傳”將家國情懷升華為文明傳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