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三點,午休起來后,我正想煮茶喝水,“叮鈴鈴”,一陣手機鈴聲響起,拿起手機一看,是老辛打來的,他說自己的一幅草書作品在省里獲獎了,讓我打開市文聯的動態欣賞一下。
我打開一看,果然是一幅好作品,只見筆法老道如金絲銀鉤,筆畫宛轉靈活,如飛鳥入林,從字里行間看出老辛是下辛苦了。
說起老辛來,我還真是有話說,他是我三十多年前認識的,當時他在縣圖書館工作,我在學校當老師。由于我們在大專函授學習時在同一個班,所以一來二去也就熟悉了。
后來在慢慢的交往中得知,他也是一個書法愛好者,不過由于我們當時都上班,所以書法的事情,也僅僅局限在一個初入門層面。
不過,由于我們有共同的愛好,倒是也少不了一些接觸,再加上我們兩個性格也都差不多,屬于穩健型的,所以總體而言,還是很能夠合得來的。
老辛與我不同的是,他能夠連續好幾個小時伏案練字,而我卻沒有那樣的耐心,總是坐不住。
所以雖然都是書法愛好者,可人家老辛早已是縣市書協會員,而我卻還是門外漢,只是偶爾亂寫幾下。
退休后,我們兩個都有時間專心練筆了,老辛是專門跟著一個書協的老師,規范的練字,而我卻把主要精力放著視頻創作上,所以結果自然是不一樣的。
說來也巧,退休后,我們都跟著孩子來到了市里住,他與我住的距離,也就只有幾百米遠,所以接觸自然就又多了起來,每周即使人不見面,電話也要打幾次。
誰有什么新鮮事,都會告訴對方,當然話題還是離不開書法。這不,他的草書作品省里獲獎了,就立馬打電話給我,讓我欣賞。
仔細端詳他的這幅作品,一共十四個字,好像是對偶句:龍門一跳迎新(),燕子()飛報好音。
括號位置這兩個字,我感覺有些吃力,讀起來覺得好像是春聯,上聯這個字通常情況下,是迎新春,可這個字我覺得不是“春”字,從形態看,倒是更像“東”字,可很明顯,這個字不是“東”字,因為“東”字寫法比這個字筆畫簡單。
下聯這個字,覺得像“發”字的繁體字寫法,可是我找出“發”字草書來,做了比較,覺得差距還是比較大的,那么,這個字究竟讀什么呢?
叫過妻子來讓她認,她說右邊這個字是“歲”字,看上去她還很肯定,可我有些不大相信。左邊這個她也認不出來,我也沒有再難為她。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其他幾個字,其實認起來也不容易,我也是費好大勁才認出來的,比如“飛”、“迎”、“報”、“音”這幾個字,想要準確辨認,也需要一定的草書功底。
可是面對這兩個字,我卻是無能為力了,盡管感覺字寫的很美,但是遺憾我沒有能很快認出來。
我給老辛打電話過去說,寫的太好了,如此這般夸獎了一番,但我具體哪個字寫得好,原因大家都清楚,一說就露餡了。
可是,我總不能一直這樣不懂裝懂吧,找個機會發給大家,朋友們如果看到,煩請指教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