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匯區社區矯正管理局
聯合徐匯區人民檢察院
召開社區矯正獎懲聽證會
為進一步規范社區矯正執法程序,強化法律監督,提升社區矯正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5月21日,徐匯區社區矯正管理局聯合徐匯區人民檢察院召開公開聽證會,對一名因違反治安管理規定被處罰的社區矯正對象進行檢察聽證。
案件背景:
本次聽證會的對象為社區矯正對象C某(化名),其在矯正期間因參與賭博被公安機關處以罰款二百元的行政處罰并追繳賭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社區矯正對象違反法律法規或監督管理規定的,可依法給予訓誡、警告等處分。鑒于C某的行為已構成治安違法,徐匯區社區矯正管理局聯合檢察院啟動公開聽證程序,綜合評估其違規情節的嚴重性,以決定適用訓誡或警告。
一
多方聯動:讓執法全程 “可見可感”
本次聽證會由徐匯區人民檢察院主持,徐匯區矯正大隊民警、司法所工作人員、聽證員、人民監督員等參與聽證,部分社區矯正對象旁聽并接受警示教育。
會上,工作人員圍繞C某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具體事實,出示了公安機關行政處罰決定書、調查筆錄、日常監管記錄等證據材料,清晰還原了其因賭博被行政處罰的違規情節。
“我們不僅要展現證據的客觀性,更要說明行為的危害性。” 工作人員在舉證時特別指出,C某的行為已違反《社區矯正法》第二十八條關于 “社區矯正對象違反法律法規或者監督管理規定的,應當視情節依法給予訓誡、警告、提請治安管理處罰等” 的規定,且其有無故缺席公益活動記錄,在接受調查時雖承認錯誤,但未充分認識行為對社會秩序的負面影響。
二
程序規范:讓矯正對象 “有理能說”
聽證會嚴格遵循 “調查 - 陳述 - 辯論 - 評議” 流程。C某在聽證中獲得充分的陳述機會,他追悔莫及:“當時一時手癢糊涂,現在非常后悔,以后一定遵守矯正規定。” 隨后聽證員就案件事實、法律適用及處罰依據進行針對性提問,檢察官對社區矯正執法程序的合法性進行審查,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經得起推敲。
“訓誡與警告的適用條件有明確區分,需結合違規次數、主觀態度、社會影響綜合判斷。”主持檢察官在評議時強調,社區矯正的目的不僅是懲戒,更要通過教育幫助對象重塑法治觀念。旁聽席的社區矯正對象表示:“看到聽證會這么嚴肅公正,我們更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了。”
三
以聽促改:讓法治精神 “入腦入心”
本次聽證會是徐匯區探索 “檢察監督 + 社矯執法” 協同機制的生動實踐,既通過公開透明的程序保障了社區矯正對象的合法權益,又以 “看得見的正義” 強化了法律威懾力。2024年以來,徐匯區已召開多場社區矯正聽證會,為檢司部門聯動協作積累了豐富經驗。
“每一次獎懲決定,都是一堂鮮活的法治課。” 徐匯區社區矯正管理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檢司協作效能,把聽證會制度作為提升執法公信力、強化社會監督的重要抓手,實現 “處理一案、警示一片、教育一方” 的綜合效果,推動社區矯正工作從 “管得住” 向 “矯得好” 升級。
法條鏈接
《社區矯正法》第二十八條:社區矯正對象違反法律法規或者監督管理規定的,應當視情節依法給予訓誡、警告、提請公安機關予以治安管理處罰,或者依法提請撤銷緩刑、撤銷假釋、對暫予監外執行的收監執行。
《社區矯正法實施辦法》第三十五條:社區矯正對象在社區矯正期間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本辦法的規定處理。
此次聽證會,以聽證形式探索治安處罰與社區矯正懲戒銜接機制,是徐匯區推進社區矯正工作法治化、規范化的重要實踐。徐匯區社區矯正管理局以規范執法為基石,以教育幫扶為核心,通過引入社會監督力量,既保障了社區矯正對象的合法權益,也強化了執法過程的透明度,織密社區矯正 “法治防護網”,助力矯正對象重返社會 “正途”。
下一步,徐匯區社區矯正管理局將繼續通過公開聽證等形式,通過多方參與、陽光評議,以公開促規范,以監督保公正,實現“懲戒有據、寬嚴相濟”的矯正目標,推動社區矯正工作在 “陽光下運行”,切實維護社區和諧穩定。
來源:徐匯區社區矯正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