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醫(y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脖子不受控制地歪斜、扭轉,頭部不自主震顫,連簡單的抬頭、轉頭都成了折磨 —— 痙攣性斜頸帶來的不僅是身體的痛苦,更是對生活信心的消磨。很多患者四處求醫(yī)卻收效甚微,殊不知,在中醫(yī)智慧里,解開這道難題的鑰匙,就藏在 “肝” 與 “痰濕” 這兩個關鍵詞中。
肝:“將軍之官”,主疏泄、藏血
當情緒長期壓抑、焦慮,或長期熬夜、過度勞累,就會導致肝氣郁結,肝血不足。肝氣郁結,猶如河道被淤泥堵塞,氣血運行不暢,無法滋養(yǎng)筋脈;肝血不足,則像干涸的河床,無法為筋脈提供充足的水分,致使筋脈失去濡養(yǎng),變得僵硬、攣縮,從而引發(fā)頸部肌肉的異常收縮。此外,肝郁還可能化火,火性炎上,上擾頭部,加重頸部的痙攣癥狀。
生活中,因工作壓力大、長期熬夜導致肝氣受損,進而引發(fā)痙攣性斜頸的案例比比皆是。所以,調理痙攣性斜頸,首要任務就是疏肝理氣、養(yǎng)肝血。
痰濕:脾胃虛弱,水液代謝失調,質地黏膩,容易阻滯經絡
脾主運化,負責將我們攝入的食物轉化為營養(yǎng)物質,并輸送到全身。但當飲食不節(jié),長期嗜食肥甘厚膩、生冷食物,或缺乏運動,就會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
頸部經絡一旦被痰濕堵塞,氣血無法正常流通,肌肉失去氣血的溫養(yǎng),就會出現(xiàn)痙攣、僵硬,導致脖子歪斜。而且,痰濕還會與肝郁相互影響,肝郁會加重脾虛生濕,痰濕又會阻礙肝氣的疏泄,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病情愈發(fā)嚴重。
觀察痙攣性斜頸患者,常常會發(fā)現(xiàn)他們伴有舌苔厚膩、身體沉重、大便黏膩等痰濕表現(xiàn),這正是痰濕作祟的有力證據。
盛勁強醫(yī)生在面對以上情況時,常以疏肝理氣、化痰通絡為核心治法。
常用柴胡、白芍疏肝柔肝;茯苓、陳皮、法半夏健脾化痰;配合葛根、木瓜舒筋活絡,全蝎、蜈蚣搜風通絡。
之前一位患者,頸部不自主向右歪斜兩年,發(fā)病初期僅感頸部酸脹,后發(fā)展為持續(xù)性痙攣,嚴重時頭部幾乎貼緊右肩,伴隨頸部疼痛、活動受限,甚至影響正常視物和睡眠,痛苦不堪。
盛勁強醫(yī)生發(fā)現(xiàn)患者舌體胖大、苔白膩,脈弦滑,結合其情緒易激動、胸脅脹滿等表現(xiàn),辨證為肝郁氣滯,痰濕阻絡。
用藥以疏肝理氣、化痰通絡為核心,開具五蟲扶頸湯化裁。患者服藥三周后,頸部痙攣發(fā)作頻率降低;兩個療程后,歪斜角度減小,疼痛明顯緩解;再持續(xù)調理三個療程,頸部基本恢復正常,活動自如,隨訪半年未復發(fā)。
【五蟲扶頸湯】治療痙攣性斜頸癥三階段:
第一階段:用祛風、散寒、活血、除濕、清熱、息風之法,通經絡之擁塞,對頸部肌肉的痙攣,拉扯感、抽搐感,麻木感等進行改善。
第二階段:益氣養(yǎng)血,溫陽補腎之法濡潤經筋,使病情得以恢復。
第三階段:滋養(yǎng)經脈,平衡陰陽,鞏固療效,預防疾病復發(f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