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賀州房叔,以后大家可以叫我“茶叔”了,哈哈。
上次的文章是給新賀房網這件事劃上了句號,后來就全心投入到茶店的裝修、布置當中了,4月份清明后基本上布置得差不多了,至今試營業也有個把月了。
這么久也沒有宣傳推廣,偶爾發發朋友圈,也有不少朋友來過打卡過了。茶葉,本來就是比較小眾的飲品,遠遠不及年輕人熱捧的奶茶、咖啡受歡迎,所以我想哪怕大力推廣也不見得有用,也沒怎么想過要如何推廣。
另外,我們也有相對精準的渠道維系輸出和互動,所以對于實體門店這部分,就以最佛系的姿態運營著。
說到這里,我也善意提醒一下各位朋友,你們但凡有開實體茶葉店的想法,一定要慎之又慎,因為門店開出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幾乎不會有什么自然客的,我要是沒有前面幾年的積累,這個店也是開不出來,也很難開得下去的。
而且,開店這么久,也的確碰到幾個前來喝茶的客人說,N年前自己也開過茶葉店,但是沒堅持下來。所以,茶葉這是相對冷門、非剛需生意,真的是很有難度的。
好了,繼續跟大家分享我為什么做茶這件事吧。
我記得在2019年,就寫過一篇文章,當時去一個茶廠老板那里喝茶,回來后感觸很深就寫了一篇文章,主要觀點是我并不認可我們傳統的這些茶企、茶葉,這么傳統這么“老”,遲早要被年輕人拋棄。
可能是因為大學期間讀的商科知識都是西方那一套體系,深受影響,所以覺得中國茶這么不標準,十萬茶企比不上一家立頓,真的太落后了。而且年輕人都不喝茶,喝的是咖啡、奶茶,還有很多新式茶飲,茶葉這個產品遲早被年輕人遺忘在某個歷史角落。
真的太無知,太自負了。
2019年至今,僅僅過了6年,我就自己啪啪打臉。今天的我,實打實地認為,我當時的觀點實在是太淺薄,太幼稚了。
所以啊,人的認知,就是有主觀的一面。再者,人的進步,也是不斷否定過去的過程。
回到茶葉這件事來說,西方的“標準化”反而是不對的,傳統的中國茶才是有魅力、有深度的。
當然這也是我這幾年真切看到,而且是總結出來的。
比如,茶葉要是符合標準化的、能出口的,往往都賣不上價錢,我知道昭平也有茶葉出口的,但是業內人士都知道,這個是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因為出口的價錢反而沒有國內賣得貴。
再者,高端的茶葉消費,還得看國內。中國茶的魅力,就在于個性,比如有六大茶類之類、產區之分、名茶之分、不同工藝之分、不同師傅手藝之分,甚至用不同的茶器、不同的沖泡方法也是有講究的。
這么無限分下去,就是講究極其細微的差異性。比如很多舌頭、嗅覺不夠靈敏的人,好茶、普通茶和劣質茶都喝不太出來。
第三,我們生活當中那真正愛喝茶的人,不僅僅是為了解渴,而是一種讓自己安靜和愉悅的消遣方式,是一種文化層面的消費,同時也有社交屬性。如果茶葉是千篇一律的工業品,那就少了很多談資。
另外,喝茶也有益于身心健康。年輕人喝奶茶只是階段性的,我們深入了解會發現,好茶不太可能拿去做奶茶的原料,好茶都是以原葉茶的形式銷售的。
所謂原葉茶,就是純純葉片、純干茶類型的,奶茶店用的茶葉原料,品質還是不太行的,所以真正喝茶之后,很多人也能自然而然地戒掉奶茶。
最后就是,自己當年看不上的傳統老行業,居然成了自己以之謀生的行當,你說搞笑吧?
我這個店主營六堡茶,當然作為昭平人,也會分享我們賀州昭平的綠茶、紅茶、石崖茶等家鄉茶。改天我再寫篇文章專門介紹昭平茶,今天我先說說為啥主賣六堡茶。
我是從電商這個角度切入茶行業的,早在2021年就開始構思昭平茶的電商之路,2022年親自下場實踐半年之后沒有得到很好的正反饋,使勁渾身解數,把自己弄得身疲力盡也打不開局面,于是不得不測品另尋出路,最后是機緣巧合地憑著六堡茶打開局面。
也就是說,六堡茶讓我的電商之路走通了0到1的過程。在2022年底,以及2021年,都拿到不錯的數據,數據并沒有很大很大,但是拿到了業績穩定、客單很高、回購不錯的綜合反饋,另外我們也真的把六堡茶賣出了廣西,甚至也有不少海外的華僑都找來買茶。
想想開始推昭平茶的時候,我用有機茶放福利,放出來都沒有搶,換個產品就能正常賣,還賣到全國各地,也說明了選擇是很關鍵的。也正是那年經歷了困難困苦到柳暗花明的過程,才慢慢對玄學有了一定的興趣。
尤其是比較好賣的那些日子,基本上都是北方的客戶群體為主。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昭平這個廣西最大產茶縣,它的綠茶和紅茶也頗有知名度,同時前些年力推“有機茶”的健康概念,我們個體想趁著短視頻直播時代的紅利,拿去它去網上推廣卻難以破圈,而六堡茶卻能相對容易突破,而且更容易賣到全國各地呢?
這個問題,其實是個開放性話題,你們也可以思考,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接下來我說一下我的觀點。
第一點,茶這個產品,名氣是關鍵的關鍵。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茶好不好賣,好不好喝固然重要,但是有沒有名才是關鍵。
很多人喝茶,是根據“名”來喝的,很多人,非名茶不喝。中國南方各地幾乎都可以產茶,名氣不夠自然是很難脫穎而出的,很難拿到網絡這個全國市場去推廣的。
而廣西范圍內,在過去和現在,各名茶代表中,六堡茶是首推的(茉莉花茶也有上升趨勢)。
第二點,從健康的角度來說,六堡茶也更合適。
且不說六堡茶具有去濕氣、調理腸胃、調理三高等功效,六堡茶是各類茶葉當中,也是性溫和,不刺激或少刺激的。
今天我也稍微科普一下中國的六大茶類知識。中國茶雖然名茶很多,種類繁多,但是總體分為六大茶類,比如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他們的特點是:
綠茶,不發酵,性寒
白茶,微發酵,性涼
黃茶,輕發酵,性寒
青茶,半發酵,性平(少數偏涼)
紅茶,全發酵,性溫
黑茶,后發酵,性溫
大致的規律是,從綠茶到黑茶,是發酵程度越來越高,茶性也是從寒涼到溫和的。所以才會有“黑茶是喝茶的終點”這種說法。
那么六堡茶作為比較小眾的黑茶,很多人喝到六堡之后也會獨寵六堡,慢慢少喝其他茶類,所以又有了“六堡是黑茶的終點”這種說法。
當然,這不僅是理論和邏輯,而是實情。比如我的客人,主流年齡是是40~50,以及50以上的,其中50歲以上占一半以上。所以目前找我買茶的客人都是比我年長的大哥、大姐們。
他們給我的反饋就是,年紀大了,腸胃沒那么好了,喝不動那些綠茶、生茶、新茶了,還是老茶喝得舒服,多喝六堡感覺很合適。
當然,我也不是說其他茶就不好,我個人也偶爾喝綠茶、紅茶、白茶,還有昭平的特色石崖茶,但是如今也是習慣了六堡茶。
當然,六堡茶的好處還有很多很多,我下次再寫一篇文章給大家分享。
我知道很多讀者朋友當初是因為“賀州房子”這個話題關注的,如今一下子切換主題,或許也難以接受,包括我們購房者交流群的話題也一直未停止,也有讀者希望我們繼續寫下去。
但是這個話題,我的上一篇推文已經寫得很清楚了:
人的一生,其時間精力很有限,尤其是為人父母之后,會深刻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邊界。
有些事,不能改變的話,不如接受。
宇宙洪荒,時間是不可逆的,積極的生活態度是,向前看。
好了,今天就這樣。
約我喝茶個人微信號:HZfangshu00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