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你這腰又閃了?”老李看著同齡好友蹲地抬東西時臉上的痛苦,趕緊上前扶一把。
“哎,別提了,這個月第三次了,才40出頭,感覺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老周咧著嘴,一臉苦笑。
他們是在公園晨練認識的“健康搭子”,年齡相仿,每天早上都會一起走路、扯閑篇兒。但最近老李越來越有精神,而老周卻總是打哈欠、喊累、腰疼。
“我說你是不是還在熬夜看電視?抽煙喝酒沒少吧?”老李試探地問。
“也不算吧,偶爾放松一下……可能最近事多,睡得少。”
“你看看我,每天晚上10點準時睡,早上五點起,喝點溫水、泡泡腳。咱們都四十多的人了,再不對自己上點心,真就趴下了。”
老周點點頭,忽然問:“你說,這是不是咱男人的坎兒到了?”
老李笑笑:“你才明白啊?男人過四十,要是還跟二十多似的胡來,遲早得出問題。”
——那為什么說男人四十是一道坎?
一、為啥說男人40是一道坎?
在中醫(yī)里有句老話:“四十腎氣自半。”這句話出自《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意思是,男人到了四十歲左右,腎氣開始走下坡路,整個人的精力、體力、性功能等都開始逐漸減退。
中醫(y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生長發(fā)育、生殖。腎精不足,身體各方面就會出問題。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過了40歲之后,男人開始覺得以前輕松干完的活兒,現(xiàn)在累得夠嗆;以前一覺睡到天亮,現(xiàn)在半夜容易醒、早上起不來;以前吃完宵夜還能打游戲,現(xiàn)在一頓油膩直接胃脹三小時。
其實,這都不是偶然,而是身體在告訴你:“咱的元件開始老化了。”
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講,男性在35-45歲這個階段,體內(nèi)睪酮水平緩慢下降,代謝率下降,肌肉減少、脂肪增加,血壓、血脂也開始有波動。這個階段再不養(yǎng)生,往后身體越來越容易出毛病。
所以說,四十歲不是個簡單的數(shù)字,它是身體健康狀態(tài)的一個分水嶺。守住了,就是穩(wěn)步前行;守不住,就是各種問題輪番上門。
二、若想身體好,不妨堅持做3事
1.晚上“養(yǎng)腎”,早上“養(yǎng)陽”
中醫(yī)講究“順應天時”,晚上11點到凌晨1點是“子時”,這是腎經(jīng)最旺的時間段。這個時候要是在熬夜刷手機、看劇或者喝酒打牌,就是在透支腎精。
建議:
?晚上10:30前睡覺,不要等困了才睡。
?睡前一小時別看手機,換成泡腳、聽輕音樂、讀點輕松的東西,給大腦降降溫。
?早上起床后,建議做點緩和運動,比如甩手、搓腰、拍打膀胱經(jīng),讓陽氣慢慢升起來。
這看著簡單,但你每天堅持,身體會悄悄地變得有勁兒。
2.每天走6000步+動靜結合的“活法”
中醫(yī)講:“動則生陽,靜則養(yǎng)陰。”人到中年,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一味猛運動,過度出汗反而損傷身體里的“津液”和“元氣”。
最好的方式,是每天適度運動,別太猛,也別太懶。
建議:
?每天走6000~8000步就夠了,不需要暴走,也不需要沖刺。
?一周安排2~3次“緩運動”:比如太極、八段錦、慢跑、快走或者廣場舞(別笑,這個可真是護腎又養(yǎng)氣)。
?間歇休息別忘了:別久坐。每工作1小時,起來活動一下肩頸、腰腿。
這樣動靜結合,既活絡了筋骨,也保住了精氣,整個人的精神頭自然會慢慢回來。
3.每天一個“護精方”:早上一杯溫姜水,晚上一把核桃仁
不是非得吃大補藥,中醫(yī)講“食養(yǎng)優(yōu)于藥養(yǎng)”,咱日常吃的東西就有不少護腎養(yǎng)精的好方子。
推薦組合:
?早上空腹喝一杯溫姜水:
生姜有溫陽作用,能助陽氣升發(fā),改善早上起不來的疲倦感,對怕冷、腰酸、頭昏腦脹也有幫助。
做法:一小片生姜切絲,開水泡5分鐘,趁溫熱時喝。
?晚上吃一把核桃仁(5-6顆):
核桃補腎固精,在中醫(yī)里是“腎家食物”,還能助眠、增強記憶力。配點黑芝麻、桑葚干,效果更好。
這些小事兒看著不起眼,但貴在天天堅持。
總結
男人過了四十,不是老了,而是身體開始變得“需要你上點心”了。
從現(xiàn)在起,堅持做好這三件事,你會發(fā)現(xiàn),年紀大了也能精神足、氣色好,越活越有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