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出海丨市場觀察
本周看點:
-通過這場發布會,他們看到中國汽車后市場品牌出海新機遇;
-國潮出海“破圈”密碼:從IP出海模式創新到全球化運營;
-中企全球化突圍的新戰略:特朗普與動蕩時代下的出海風險應對。
行業環境
1.通過這場發布會,他們看到中國汽車后市場品牌出海新機遇
關鍵詞:汽車后市場,品牌出海,新能源汽車,國際貿易,全球化發展
概要:中國汽車后市場迎來品牌出海黃金期,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地需求增長。發布會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推動產業轉型升級。2021年至2024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從201萬輛增至586萬輛,新能源車表現突出。機遇在于市場需求與技術創新,挑戰包括法規差異和供應鏈管理。多方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展會+數字”雙平臺助企出海,車界春晚啟動大會將在鄭州舉行。
2.智能終端出海服務創新聯合體成立
關鍵詞:智能終端,出海服務,協同創新,數字基礎設施,政府間合作
概要:4月30日,上海市數據局指導成立“智能終端出海服務創新聯合體”,由上海電信、聯通、移動等多家單位發起。該聯合體聚焦智能終端出海需求,通過資源整合構建數字服務能力,助力企業應對國際市場挑戰。預計2024年我國智能終端出口額突破2500億美元,高附加值產品占比超40%。上海市數據局將從全球基礎設施布局、政府間合作、出海生態打造及服務體系完善四方面支持數字企業“走出去”。
3.中企“抱團出海” 呼聲高,怎么做?
關鍵詞:抱團出海,海外風險,企業協同,出海戰略,服務業企業
概要:在全球化逆風下,中國企業通過“抱團出海”模式應對挑戰,主要包括服務業支持型出海、產業鏈協同出海和同類型企業資源共享三種形式。該模式有助于構建成本優勢、高效應對風險、減少低價競爭并推廣中國標準。盡管存在企業間合作平衡問題,但通過政府政策支持、行業協會協調及服務平臺建設,抱團出海將成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的重要趨勢。
4.國潮出海“破圈”密碼:從IP出海模式創新到全球化運營
關鍵詞:國潮出海,IP核心,產業鏈生態,全球化運營,內容開發
概要:隨著國潮出海的深入推進,中國IP在全球市場展現出強勁潛力。以《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例,其在2025年春節檔取得超150億元票房,并帶動相關衍生品國際市場的火爆,成為文化輸出的成功案例。業內人士指出,未來以IP為核心打造產業鏈生態協同將是關鍵增長點。通過內容深度開發、科技賦能、本土化運營及全產業鏈整合,構建“創意—生產—傳播”的全球化協作網絡,將有效推動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此外,從單純的產品開發升級為場景營造與跨界聯合營銷,能夠進一步增強品牌影響力和文化認同感,助力中國潮經濟實現全球化破圈發展。
5.中企全球化突圍的新戰略:特朗普與動蕩時代下的出海風險應對
關鍵詞:出海企業,全球化戰略,法律合規,國際貿易,風險管理
概要:本文分析了全球動蕩下中國企業出海的挑戰與對策,通過案例警示盲目模式的風險,強調規劃與合規的重要性。文章提出三大策略:“止血”即停止高風險行為并復盤法律風險;“造血”為開拓新跨境收入來源;“換血”是培養國際化思維。建議企業重構供應鏈、優化合同條款、借助專業法律顧問,從代工思維轉向規則制定者思維,構建全球化競爭力。
6.中東,中國基建的第二主場
關鍵詞:中東基建,中國建筑企業,海外拓展,基建狂魔,迪拜藍天酒店
概要:2024年,中鐵十八局承建的迪拜藍天酒店竣工,以373.5米高度成為全球最高酒店,展現中國鐵建“三天一層”的高效施工速度。中國企業在中東基建市場取得顯著成就,參與多個標志性項目,累計投資數千億美元,成為該地區最大承包商。中東國家為推進經濟多元化加大基建投入,而中國企業憑借技術、成本優勢和豐富經驗占據重要地位。隨著國內基建行業承壓,中國企業加速國際化布局,中東成為中國基建企業海外拓展的核心市場,樹立了高質量品牌形象,被視為“第二主場”。
7.卡游:全球IP版圖下,如何從“爆款孤島”走向“全鏈出海”
關鍵詞:文化IP,全球經濟,產業鏈,年輕消費者,數字時代
概要:報告指出,中國IP如《哪吒》《黑神話:悟空》雖逐漸崛起,但出海仍以“單一爆款”為主。卡游等企業通過多元化產品和創新文化載體,將國潮IP與現代敘事結合,實現全球化年輕受眾共鳴。IP經濟具規模與范圍經濟效應,國產IP出海正從產品輸出轉向內容傳播、單向輸出轉向雙向共創。盡管產業發展迅速,仍需健全評估標準和產權保護。卡游通過技術升級與文化創新提升全球競爭力,為文化IP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范例。
8.國產高端制造“出海”并非偶然,而是航空產業二十年技術積累的集中爆發
關鍵詞:航空產業鏈重構,高端制造出海,全球產業重塑,低利率政策影響,雙赤字問題分析
概要:全球航空產業鏈正經歷深刻變革,C919首航及中國獲127架意向訂單標志著市場從“雙頭壟斷”向“三足鼎立”轉變。中國通過“國內循環+一帶一路”策略打破歐美壟斷,助力制造業升級。同時,低利率政策在中美效果迥異,美元與美債面臨信任危機,各國增持黃金應對風險。數字貨幣崛起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降低對美元依賴,重塑全球經濟格局,促進更均衡的國際合作與競爭態勢。
頭部品牌動態
9.潘剛表態,伊利出海業務未來五年會顯現效果
關鍵詞:國際化業務,海外布局,乳制品出海,供應鏈建設,研發創新
概要:伊利股份2024年營收達1157.8億元,海外業務保持雙位數增長,但對財務貢獻仍較小。董事長潘剛表示,國際化是必經之路,雖不會爆發性增長,但將持續推進。伊利已在印尼、泰國等地設廠,全球布局研發創新中心15處,東南亞冰淇淋業務增長13%,羊奶粉品牌佳貝艾特國際收入增68.2%。公司堅持穩扎穩打,注重風險評估與本土化運營,未來將深耕并開拓更多國際市場。
10.騰訊云出海押注日本,日版“大眾點評”趕在黃金周上線微信小程序
關鍵詞:AI,國際化,海外投入,數據中心,小程序
概要:在AI與國際化趨勢下,騰訊云加速海外布局,將日本作為核心市場,過去五年實現兩位數增長。4月16日宣布在日本大阪建設第三個數據中心,形成全球服務網絡。同時,騰訊上線“Tabelog日本美食餐廳預約”微信小程序,服務中國游客赴日需求。該小程序由騰訊云提供技術支持,是騰訊云Mall首個出海案例。此外,騰訊計劃今年在中東和印尼加大投入,建設數據中心,拓展亞太和中東市場。
11.2025一季度海外營收激增,茅臺出海,必有回甘
關鍵詞:白酒出海,國際化戰略,文化底色,ESG理念,產品體系
概要:2025年,中國白酒加速國際化,2024年出口額達9.7億美元,貴州茅臺海外營收占七成以上。2025年一季度,茅臺海外營收增長37.53%。但中國白酒出口僅占全球烈酒貿易2.4%,與國際品牌差距明顯。茅臺通過建立國際化標準、優化產品結構、打造IP、拓展渠道及踐行ESG理念推進國際化。盡管出海處于初級階段,但以茅臺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正通過文化輸出和品質提升擴大國際影響力,助力行業從“出口”邁向“國際化”。
12.遇見小面,沖擊“中式面館第一股”
關鍵詞:中式面館,重慶小面,餐飲連鎖,標準化運營,市場份額
概要:遇見小面由華工畢業生2014年創立,主打重慶小面,現已成中式餐飲連鎖品牌,2024年營收11.54億,凈利6070萬。計劃三年新增440店,目前廣東門店占比65.8%。雖市場分散,但增長潛力大,預計2029年規模達5100億。未來將通過下沉市場、開拓海外及特許經營發展,香港已開6店。專家認為其有較大成長空間。
13.美團的戰火,燒到中國之外
關鍵詞:外賣市場,國際化,美團,滴滴,海外布局
概要:美團與滴滴在國際外賣市場展開激烈競爭。美團以Keeta品牌從香港切入,成功拓展至沙特,計劃覆蓋海灣六國,避開北美和歐洲,聚焦中東與拉美。滴滴重啟巴西外賣業務,憑借“出行+外賣+金融”模式在拉美站穩腳跟,墨西哥市場份額超50%,并重返巴西挑戰iFood。兩者或將在中國以外的拉美市場重現當年競爭格局,成為全球外賣市場格局重塑的關鍵。
14.從制造出海到文化遠征,中國羊絨闖入「巴黎頂奢圈」
關鍵詞:奢侈品,代工,品牌建設,民族元素,國際化
概要:探討中國制造業從代工轉向自主品牌建設的路徑。創始人郭秀玲在2008年后轉型奢侈品牌,通過精準定位高端市場、融合民族特色與現代設計、嚴控產品質量及擁抱數智化技術,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成為首個入駐LVMH旗下頂級百貨的中國品牌。其經驗為中國品牌全球化提供了借鑒,凸顯民族文化在全球市場的吸引力和品牌力建設的重要性。
15.美的一季度“快跑”:營收1,284億, ToB業務、OBM出海再提速
關鍵詞:一季度業績,ToB業務,海外電商,智慧家居,綠色家電
概要:美的集團2025年一季度營收1,284億元,同比增長20.6%,凈利潤127.5億元,增長41.1%。ToB業務增幅顯著,新能源及工業技術收入增長45%。海外市場電商銷售增長超50%,在多地布局新總部和制造基地。國內市場智能家居業務增長17.4%,高端品牌表現突出。公司推出多項創新產品,并加大股東回報,累計分紅超1340億元。
16.麥當勞亞太前高層加盟霸王茶姬,“東方星巴克”再按下出海加速鍵
關鍵詞:茶飲品牌,國際擴張,營銷策略,全球化布局,文化重塑
概要:霸王茶姬任命前麥當勞高管Eugene Lee為亞太區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加速全球化布局。Lee將負責品牌在亞太地區的增長,統一品牌形象并制定本地化戰略。霸王茶姬計劃2025年前新開1000至1500家門店,目標重塑消費者對茶的認知,打造現代化茶飲體驗。其今年已在納斯達克上市,致力于成為全球茶飲巨頭。
17.泡泡瑪特出海狂飆:一季度營收暴增480%背后的新消費密碼
關鍵詞:Z世代,潮玩經濟,文化輸出,IP運營,全球化
概要:泡泡瑪特以“IP+潮玩+體驗經濟”模式成為中國文化出海典范,2025年一季度海外營收同比增長480%。其成功基于文化符號普適性、數據驅動運營及全球化供應鏈適配。通過“先亞洲后歐美”戰略,結合本土化設計、數字化用戶分析與供應鏈優化,拓展潮玩至全球超級符號,實現情感跨文化共鳴。泡泡瑪特的經驗表明,新消費核心在于全球情感共振,中國品牌正邁向無國界時代。
18.阿里國際站登頂美區,中國購物APP輪番“炸”榜
關鍵詞:跨境電商,美國市場,關稅政策,社交媒體,中國制造
概要:近期,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在美國熱度上升,阿里國際站、敦煌網等應用排名顯著提高。這一現象與美國關稅政策有關,促使消費者轉向中國平臺囤貨。中國產品高性價比及社交媒體推廣吸引美國消費者關注“源頭好貨”。盡管印度等國嘗試替代中國制造,但在消費電子等領域仍難匹敵。數據顯示,4月上半月美國用戶通過支付寶在中國的消費金額同比增長兩倍,凸顯中國制造競爭力。未來,美國關稅政策變化或進一步影響電商市場格局。
19.滬上阿姨多次上市申請終過聆訊,國內市場增速放緩,出海成破局關鍵
關鍵詞:現制茶飲,加盟模式,毛利率提升,供應鏈完整度,出海擴張
概要:滬上阿姨通過港交所聆訊,計劃以B端業務為核心上市。公司創立于2013年,現為中國第四大現制茶飲品牌,主要依賴加盟模式擴張。2022至2024年營收分別為21.99億、33.48億和32.85億元,凈利潤波動明顯。收入96.5%來自加盟商物料銷售與服務,毛利率從26.7%升至31.3%。截至2024年底,門店達9176家,主攻三線及以下城市。旗下擁有滬上阿姨、滬咖、茶瀑布三個子品牌,但單店日均GMV有所下降。面對行業增速放緩,公司開啟國際化戰略,去年在馬來西亞開設首家海外門店,未來將聚焦供應鏈優化以提升競爭力。
免費查看及下載PDF高清完整版周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