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戴宋代官帽,手持書卷,閉目寧神間透著一絲“反差萌”。近期,南宋狀元趙建大的卡通形象在龍灣區狀元街道的文旅活動中頻頻亮相,迅速成為市民游客追捧的“新頂流”。
讓歷史從典籍中“萌動”起來
作為因南宋狀元趙建大得名的古鎮,狀元街道至今保留著狀元橋、狀元閣等標志性歷史遺跡。如何讓沉睡的歷史 “活”起來?
2023年,狀元街道成立歷史文化研究專班,系統梳理趙建大生平、狀元橋典故及地方風物,最終敲定以“莊重與親切并存”為設計理念。“我們希望打破傳統文化嚴肅刻板的固有印象,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讓趙建大從史書中‘走出來’。” 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經過數十次修改,頭戴宋代官帽、身著印有街道 LOGO 的長袍,左手捋須、右手持卷,有著“反差萌”的Q版趙建大誕生了。在主IP之外,設計團隊進一步將狀元古道、狀元亭等歷史場景卡通化。狀元閣的飛檐翹角、狀元橋的石拱紋路等細節被提煉為視覺符號,形成系列衍生圖案,應用于冰箱貼、書簽、帆布袋等多種文創產品。
同時,狀元街道對相關設計申請了版權認證,讓趙建大IP既是文化符號,也成為文化資產。
小文創激活經濟“大能量”
文創不是簡單的復刻,而是讓文化“用”起來、“活”下去。街道以“公益+市場”模式,聯合社區企業、本土品牌構建文創產銷鏈條。在寺前街歷史文化街區開街儀式上,印有趙建大形象的文創T恤、徽章首次亮相便引發搶購熱潮;古風市集上,趙建大IP文創與猜燈謎、投壺等傳統游戲相映成趣;月色廣場的“人才咖啡店”內,青年創業者們一邊品咖啡,一邊探討文創與社區經濟的融合路徑。
銷售渠道的創新是文創破圈的關鍵。即將到來的楊梅季,狀元街道計劃在“羅播生活”直播間推出“狀元紅”楊梅禮盒,搭配定制文創,進一步打響地域特產品牌。此外,本土兒童劇團“羅小西”以趙建大為靈感創作劇本,預將狀元故事搬上舞臺。
從文具到日用品,從演出到體驗,多元化的文創產品讓文化IP真正融入日常生活,形成可持續的產業生態。
從單向展示到多維體驗升級
文化IP的價值,最終要落在文旅場景的賦能上。在狀元街道,文化IP不僅是貨架上的商品,更是文旅體驗的 “導航標”。
在狀元橋畔聽古橋故事,在狀元樓內體驗國學私塾,在狀元亭中品茯茶點心……“下一步,我們將把IP融入‘吃住行游購娛’各環節,讓游客每到一處都能遇見‘狀元’。”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古老的狀元文化與年輕的創意力量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文化標志,塑造出具有強大魅力和影響力的“精神IP”。從歷史中走來的狀元文化,正以創新姿態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引擎。接下來,狀元街道將進一步加強產品創新、創意孵化、平臺運營,不斷運用傳統文化促進文旅融合,助力區域高質量發展。(通訊員 張如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