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符三年四月十三日(1100年5月23日),宋徽宗趙佶的長子降生,他就是未來的宋欽宗趙桓(huán),原名趙亶(?àn),又名趙煊(xuān),也是宋高宗趙構的哥哥。
宋欽宗趙桓肖像
宋欽宗趙桓
臨危受命背鍋開始
宋徽宗元符三年(1100年)四月十三日,宋欽宗生于坤寧殿。七月,賜名亶、授檢校太尉、山南東道節度使、封韓國公,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六月,遷興德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京兆郡王。
崇寧元年(1103年)二月甲午,賜名烜,十一月丁亥,賜名桓。大觀二年(1108年)正月,遷司空、武昌軍節度使、進封定王。政和元年(1111年)三月,講學于資善堂。三年(1113年)正月,加太保。四年(1114年)二月癸酉,在文德殿加冠。五年(1115年)二月乙巳,立為皇太子,大赦天下。丁巳,謁太廟。詔乘金輅,設鹵簿,如至道、天禧故事,宮僚參謁、稱臣,都辭讓。六年(1116年)六月癸未,納朱氏為太子妃。
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除開封府牧。十月,金國在消滅了遼國之后,分兵兩路南下進攻宋朝,直逼宋朝國都開封。趙佶驚恐地拉住蔡京長子、領樞密院事蔡攸的手說:“真想不到金軍敢這樣長驅直入!”說著氣塞昏迷,跌倒在床下。群臣趕快灌藥急救。宋徽宗趙佶蘇醒過來,伸手索要紙筆。內侍呈上紙筆后,趙佶寫道:“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于是,二十六歲的太子趙桓受父宋徽宗趙佶禪讓登基,是為宋欽宗,改年號為靖康,這一刻起,恥辱也就降臨了。
徽宗稱太上皇,率親信蔡京、童貫等人逃奔江南。欽宗即位后立刻貶被稱為奸臣的蔡京、童貫等“六賊”,然后重用李綱抗金,一度令金軍有北返之意。
欽宗裝作恭順迎接太上皇回京后即貶去太上皇左右,軟禁太上皇于龍德宮,因為對太上皇懷有戒心,甚至在太上皇過壽時連太上皇敬的酒都不喝,氣得太上皇哭著回宮。欽宗亦將蔡京、童貫等皆貶殺。
不靠老臣靠無賴
本來宋欽宗任用李綱等強硬派讓金兵有了回撤的想法,但他又罷免了李綱,向金朝求和。欽宗在抗金時戰和不定,又寫密信交給金使蕭仲恭意圖策反降金的原遼將耶律余睹,給了金朝再度發難的理由。
金朝趁此機會再次南下渡黃河再次包圍宋京東京(今開封)。宋欽宗誤信宰相何栗、樞密使孫傅,結果起用了無賴郭京。
郭京本來是禁軍中的一名老兵,業余則是一名道士,自言善于“使神役鬼”,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隱形潛身”之能力,王宗濋把他推薦給時任開封尹的何?,何?一開始時不信,要當面一試。郭京帶了兩名助手在金殿之上進行了試驗,一個是被稱為“傅先生”的還俗前任和尚傅臨政,另外一個是在開封街市賣藥的道人劉無忌。
郭京自稱精通佛道二教之法術,能施道門“六甲法”,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陣,并會佛教“毘沙門天王法”,生擒金國二帥。宋廷深信不疑,授命郭京當官,賜予金帛數萬,讓郭京自行募兵,然而不問其技藝能否,只看生辰八字是否符合六甲,所得皆為市井流民,不是戰士,以10天內拼湊了人數。郭京自己談笑自如,號稱擇日出兵300,可以一直將金兵打退到陰山乃止。兵部尚書孫傅、開封尹何?這時尤其迷信郭京。有人對孫傅說:“自古未聞以此成功者。正或聽之,姑少付以兵,俟有尺寸功,乃稍進任。今委之太過,懼必為國家羞。孫傅發怒說:“(郭)京殆為時而生,敵中瑣微,無不知者。幸君與傅言,若告它人,將坐沮師之罪。”何?不斷地要郭京出師,郭京延期再三,號稱:“非至危急,吾師不出。”
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大風雪,郭京要作法出攻金軍,并且讓何?和孫傅下令不許其他開封軍民觀看,說凡夫俗子看了就不靈驗了。開封宣化門大開,郭京命令他的軍隊出擊,郭京自己和張叔夜則坐在城樓上。作“六甲”之法,樹旗繪“天王像”,金兵分四翼,鼓噪而前,郭京的軍隊敗走,不少墮死于護城河里,宋軍慌忙地把城門關閉。郭京向張叔夜說:“須自下作法。”然后下城,帶著殘兵敗將向南方逃走。
張叔夜(1065年-1127年),字嵇仲。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人。
曾鎮壓宋江起事。靖康之難中率軍守汴梁城,失敗后隨宋欽宗被金國擄走,途中自縊而死。
郭京溜走時,開封城內完全沒有準備好守城。金兵遂登城,四邊守城的宋兵皆披靡而潰。金兵攻入南薰諸門,統制姚友仲死于亂兵。四壁守御使劉延慶奪門出奔,也為金兵追騎所殺。統制何應言、陳克禮、中書舍人高振力戰,與其家人皆被害。宋欽宗慟哭道:“朕不用種師道言,以至于此!”
靖康之變
金軍在攻下開封外城后,精明的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并未急于要立即攻下內城,只是占領外城四壁,不斷進行佯攻恫嚇,并假惺惺地宣布議和退兵。宋欽宗趙桓居然信以為真,急忙派宰相何栗和齊王趙栩到金營求和。金營的完顏宗翰、完顏宗望對何栗說:“自古以來,有南就有北,兩者不可缺。只要答應割地,就可以議和,不過必須請太上皇親自前來商議。”何栗以為自己議和有功,高高興興回去奏報宋欽宗趙桓。太上皇趙佶沒有這份膽量,趙桓不得已,無奈痛哭一場,只好以太上皇受驚過度、痼疾纏身為由,由自己代為前往。
靖康二年(1127年)正月,欽宗再赴金營求和,被扣押,金軍以放回欽宗為條件繼續向北宋索要財物,宋將范瓊等將太上皇、欽宗太子趙諶及后妃、親王、公主等交給金軍作為抵債,史稱靖康之變。
北宋靖康二年(金朝天會五年)二月初六(1127年3月20日),金太宗下詔廢徽、欽二帝,貶為庶人,強行脫去二帝龍袍,隨行的李若水抱著欽宗身體,嚴斥金人為狗賊之輩,金人將其割喉殘忍殺害,并冊封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他成為亡國之君,立國一百六十八年的北宋滅亡。
去世
南宋紹興二十六年(金朝正隆元年,1156年)六月,宋欽宗去世。關于死因眾說紛紜,有指欽宗是病死。另據《大宋宣和遺事》指出,金朝皇帝完顏亮叫56歲的欽宗和81歲的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實際上耶律延禧僅活到53歲)去比賽馬球而設局殺害兩人。
明朝畫的趙桓半身像軸
宋紹興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1161年),欽宗的死訊才傳到臨安,宋高宗發喪。欽宗死后,高宗再無后顧之憂,因而翌年傳位于宋孝宗。
編輯 | 臥闌聽魚
文獻資料 | 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