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徐涇鎮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以 “多格合一”推動“治理合議”,科學規劃“夏都里、國展核、繁星薈、天空城、海日灣”五大片區,通過不斷優化治理架構、整合資源力量、完善功能機制,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書寫基層治理現代化新篇章。
完善功能機制:望聞問切,治理“有方”
“每日晨會”對動態問題收集梳理;“每周例會”對重點問題復盤商議、聯合調處;“每月研判會”對三跨問題總結歸納;“聯席會議”宏觀統籌謀劃和推動落實年度治理重點……徐涇鎮五大片區綜合網格通過落實“四會”會議制度,明確工作流程,完善功能機制,持續高標準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國展核綜合網格所轄區域有蟠龍天地、首位奧萊、中核和悅薈、綠地環球港四大商圈。為更好協調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的問題和訴求,國展核綜合網格創新打造了高效“357”問題處理時效機制,其中,“3”即簡單事項3天內“快速結案”;“5”指復雜問題5天內精準鎖定責任主體;“7”代表棘手難題7天內上報上級,并落實全流程跟蹤督辦,確保問題處理“不斷檔”。
“商圈客流密集,基礎設施、服務保障各方面都面臨挑戰,像我們在走訪蟠龍天地時,就先后收集到了商圈活動備案、規范停車管理、防噪音擾民、快遞臨時分揀點設置等訴求和難點,在處置問題的過程中,我們也落地了相關工作機制,建立起‘問題解決—案例總結—機制固化’閉環工作體系,實現了從解決‘一件事’到辦好‘一類事’。” 國展核綜合網格工作站站長萬一峰向記者介紹,憑借“357”機制的硬核支撐,國展核綜合網格工作站已成功解決18件民生難題。萬一峰說:“發現問題、聚焦問題是‘把脈問診’,整改問題、解決問題是‘對癥治療’,舉一反三、建章立制是‘鞏固療效’”。
優化治理架構:“網”中提質 “格”中創新
海日灣綜合網格創設“四室一廳”,即:聯勤聯動工作室、聯勤聯動備勤室、組織生活室、“紅灣”書記工作室、網格黨建聯席議事廳;以“一體多元、協調聯動”工作機制,聚合常態入駐、動態入駐和吹哨報到各方力量,先后在公共安全治理、“三統籌四提升”“美麗街區”打造等社區治理工作中發揮多元參與“1+1>2”作用,不斷構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共同體。例如:在整治前云路流動設攤時,通過多部門協調聯動,迅速從公共安全度、交通便利度、群眾滿意度三方面綜合評估設立疏導點位,并宣傳告知攤主有序設攤,同時,加強巡邏監管和疏導點位的衛生、安全服務保障。海日灣綜合網格工作站站長曹越說道:“從無序到有序,從流動到固定,我們用疏堵結合留住‘煙火氣’,兼顧城市秩序和民生需求,實現長效治理的躍升。”
設置非機動車臨時停靠點,緩解外賣車輛停靠困擾;查處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維護消費者權益;迅速澄清消弭小區捕殺流浪貓謠言,安撫居民情緒……看似樁樁小事,卻事事關乎民生。夏都里綜合網格工作站站長李琳用一句話總結網格站工作秘訣:“把服務送上門,把需求記下來,把問題解決好。”在處置物業糾紛、環境整治、占道經營等“高頻問題”時,通過建立“訴求追蹤—效能評估—流程優化”循環機制,推動共性問題轉化為長效治理項目;而“排摸—收集—處置—反饋”日常管理方式,則及時解決了下水道污水滿溢、道路施工引起交通擁堵、無證非法經營等“突發問題”。當前,夏都里綜合網格還組建了由基礎網格員(每日巡查)、專業執法隊(按需響應)、項目督辦組(重點攻堅)構成的治理梯隊,以三級聯動的治理模式,完善“網格巡查—專業處置—督辦跟進”問題處置閉環,推進服務提質增效。
整合資源力量:“一張網”兜起社區“大小事”
天空城綜合網格所轄北大居社區發生多起水管爆裂事故,為保障居民用水安全,綜合網格牽頭多部門啟動全流程監督基礎設施維護、全域安全隱患排查、全時段高效響應“直通車”……從連夜搶修的“應急答卷”到全域排查的“系統工程”,真正建立起“發現—分析—解決—預防”全鏈條治理模式。同樣棘手的還有社區“停車難”引發的“亂停車”問題,車輛占道、消防通道堵塞、鄰里糾紛頻發……天空城綜合網格整合力量進行區域車輛底數排摸,并繪制“停車熱力圖”,通過停車場庫資源錯峰使用、道路限時臨停、私家車位共享以及聯合執法、志愿巡邏、居民公約等多項舉措大大緩解停車難問題。
一樁“難事”的解決,也為更多“同類項”的攻堅克難拓展了思路。當前,上海地鐵與青浦屬地車站推進網格融合共治,天空城綜合網格工作站站長姚俊娟也成為了軌交17號線徐盈路站的“零號站長”,姚俊娟說道:“我們綜合網格工作站與17號線徐盈路站緊密配合,通過張貼告示、增設阻隔設施、綜治力量值守和派出所聯動等‘組合拳’,確保把萬科天空廣場軌道高架橋下亂停車這個'老大難'問題治到位!”
臨街道路的車輛規范管理、商鋪供水管道的應急搶修、餐飲小店煤氣管道的提速安裝……繁星薈綜合網格所轄區域有新興領域市場主體1116家,從業人員3347人,是徐涇鎮“小個專”、新就業群體的集中區域。繁星薈綜合網格以“走訪收集—明確訴求—協商議事—形成舉措—解決問題—閉環回訪”六步走的形式,整合多方資源力量,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幫助沿街商鋪成功解決各類訴求36件。與此同時,著力打造“幸福陣地”,打造集黨群活動、便民服務、教育培訓于一體的創新賦能“能量站”。每月開展書法、手工、親子互動等特色便民服務,豐富社區居民文化生活,向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開放共享會議、培訓空間,社區衛生站、社區食堂、小哥驛站等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便捷、暖心的社區服務。從解決商鋪經營困境,到打造多元服務陣地,再到攻克治理難題,繁星薈綜合網格以一系列扎實舉措,繪就基層治理的生動圖景。
記者:袁丹鳳(名優基層)
攝影:袁丹鳳(名優基層)
編輯:朱人杰
責任編輯:張強
終審:張婧(特聘首席)
轉載請注明來自“綠色青浦”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