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研 進 展
Vol.38,2025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伴侶動物生物安全風險預警及防控技術團隊基于多株特異性識別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IPV)的單克隆抗體,成功開發出一種免疫層析試紙條(ICS),用于FIPV病原檢測。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上。
研究背景
貓傳染性腹膜炎(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FIP)是由貓傳染性腹膜炎病毒(Feline infectious peritonitis virus,FIPV)引起的高度致死性免疫介導疾病。FIPV臨床毒株高度變異,且疫苗免疫可能引發抗體依賴性增強(ADE)效應,目前尚無有效疫苗預防FIP。因此,FIPV的早期診斷對FIP的控制和治療至關重要。在FIP病原學診斷中,貓腸冠狀病毒(Feline enteric coronavirus,FECV)是重要干擾因素,但目前缺乏理想的檢測方法區分FIPV和FECV。在臨床檢測中,由于FECV無致病性,而FIP病例通常伴隨滲出性腹腔積液和胸腔積液,檢測這些滲出液中的FIPV可為FIP確診提供可靠依據。因此,開發一種快速檢測FIPV病原的方法,以替代傳統的RT-PCR檢測,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研究進展
本研究通過篩選和制備特異性優良的抗FIPV N 蛋白單克隆抗體,組裝并優化膠體金標記條件及純化工藝,成功開發出ICS。該試紙條具有高特異性(無交叉反應)、高靈敏度(檢測限TCID50=103.8/mL)和良好穩定性(6個月有效期),與RT-PCR檢測相比,結果符合率高。它為早期干預和疾病控制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該試紙條具有快速(15min)、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的特點,經臨床樣本驗證,其檢測結果與傳統RT-PCR檢測結果符合率高,且時效性和可及性更強,為臨床提供了簡便且低成本的FIP診斷工具,為貓冠狀病毒的臨床診斷提供了一種便捷手段。
FIPV 單克隆抗體的制備及鑒定篩選
FIPV ICS的靈敏度、特異性和穩定檢測
項目資助
中國農業科學院上海獸醫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張淼為論文第一作者,上海獸醫研究所劉光清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技重大專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的支持。
https://doi.org/10.1016/j.ijbiomac.2025.142683
文字 | 張 淼、朱 杰
圖片 | 張 淼
編輯 | 張嘉綺
校審 | 楊馥如
來源:中國農科院上海獸醫研究所
資源對接,合作交流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請點“贊”和“在看”
感謝您的支持和鼓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