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開盤,上市首日的恒瑞醫藥高開29.4%,隨后高開高走大漲超32%。暗盤早已風起云涌,昨日盤后數據顯示,恒瑞醫藥港股暗盤大漲30%,5月6日至21日期間A股更是漲近9%,反映市場積極態度。此前的5月20日,同樣是A+H的寧德時代港股掛牌,上市首日大漲超16%。
恒瑞醫藥本次擬全球發售2.245198億股,香港公開發售占比5.5%,國際發售占比94.5%。恒瑞上市發行定價為44.05港元/股,IPO總募資98.9億港元。值得關注的是,44.05港元/股的價格為原先預計發行價格的上限,超出市場預期。
今年港股打新賺錢效應爆棚,本質上是政策、資金、情緒三方合力的結果。寧德時代和恒瑞醫藥首日大漲不是偶然,背后顯示港股市場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
在政策層面上,明顯在給港股開綠燈。這兩年A股公司扎堆往港股跑,甚至出現H股比A股還貴的倒掛現象。
相比A股打新,港股打新的門檻明顯較低,無需持有市值,僅需現金賬戶即可參與,啟動資金更是低至幾千港元即可。
此外,港股打新對散戶友好,港交所優先保證“一人一手”,部分新股一手中簽率可達100% ,遠高于A股的萬分之幾。
機制上,港股打新支持T+0與暗盤交易,上市前可通過暗盤提前買賣鎖定收益 。
過去大家總覺得港股估值低,現在風向已經變了。
比如寧德時代港股上市首日直接比A股溢價7%,恒瑞醫藥暗盤交易時甚至一度比A股折價縮到3%。這說明啥?港股不再只是A股的“影子市場”,反而成了國際資本搶籌中國核心資產的橋頭堡。
政策上,證監會鼓勵龍頭企業赴港上市,港交所還搞了“科企專線”簡化流程,企業遞表到上市最快128天就能搞定,效率拉滿。
資金流向更是肉眼可見的兇猛。蜜雪冰城凍資1.8萬億港元破紀錄,寧德時代散戶認購超117倍,連賣奶茶的滬上阿姨都能搞出3600倍超額認購。
這些數字背后,至少說明:一是國際資本重新定價中國資產,主權基金、長線機構集體出手。寧德時代港股基石名單里,科威特投資局、高瓴、博裕這些大牌機構占股57%,直接把稀缺籌碼鎖死。
二是散戶玩出了新花樣,以前打新靠運氣,現在靠杠桿。香港券商為了搶客戶,搞出零利息融資打新,最高能給到100倍杠桿。打個比方,你拿1萬塊保證金就能撬動100萬打新額度,中簽率再低也架不住本金放大。
當下的市場情緒,早就不是過去那套玩法。三年前港股打新還流行“首日拋售”,現在投資者更愿意做波段。
寧德時代上市當天換手率不到1%,但成交額沖到82億港元,說明大資金在鎖倉。機構的數據也顯示,今年超購30倍以上的新股,首日上漲概率超過六成,比前兩年高出一大截。這屆股民都學精了,知道跟著機構吃魚身,不再急著啃魚尾。
更深層的變化,是行業的結構。今年港股打新主打“科技+消費”雙賽道,寧德時代代表新能源,恒瑞醫藥扛起創新藥大旗,蜜雪冰城、滬上阿姨這些新消費品牌也來湊熱鬧。
這種組合拳恰好踩中全球資本的兩個興奮點:既要硬科技的安全感,又要消費復蘇的想象力。特別是AI概念今年徹底引爆,像映恩生物這類創新藥企首日能漲116%,本質上是在賭AI制藥的未來。
還有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流動性陷阱已經被打破。以前港股總被吐槽成交低迷,今年日均成交額沖到2700億港元,比去年多出1.4倍。錢多了,池子里的魚自然歡騰。
再加上港股估值確實便宜,恒生指數市盈率才10倍出頭,比美股科技七巨頭動輒30倍的估值看著就香。
國際資本現在玩的是“高切低”策略,從美股高位撤出來的錢,轉頭就砸進港股洼地。
當然風險也不是沒有。別看現在新股破發率降到23%,年初古茗上市照樣破發。券商搞100倍杠桿打新,本質上是在刀尖上跳舞。
香港證監會已經開始排查8家券商的風控,生怕再來個“散戶踩踏事件”。
不過話說回來,資本市場的熱鬧,從來都是風險和機遇并存的。雖然港股打新已經進入牛市狂歡了,漲多跌少,但大家還是要注意風險,最好只挑優質新股申購,因為港股打新不像大A,有些新股,還是會跌到爹媽都認不得。
時代的潮水總是裹挾著機遇向前。當國際資本用真金白銀重新投票,當政策紅利與產業升級形成共振,港股打新這場財富游戲,只是剛剛拉開序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