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閱讀本文之前,希望您能先點個“關注”。這樣不僅方便您參與討論和分享,還能讓您體驗到更深層次的互動樂趣,非常感謝您的支持!
贏了就趾高氣昂,輸了就滿腔怨恨。
盡管莫迪在國內大張旗鼓地慶祝勝利,舉辦了長達十天的慶典,但明眼人都知道,事情遠沒有他說得那么美好。
糊弄別人可以,千萬別把自己也給騙了。
幸運的是,目前莫迪政府還算清醒,沒完全陷入自我陶醉中。
截至目前,莫迪已經列出了一份報復清單。
接下來,我們就看看哪些國家不幸上了榜吧?
一、被問責的法國
首先來說說印巴沖突中的大輸家之一——法國。
真是讓人感嘆,在這次沖突中,印度丟的是面子,而法國卻是里外全失。
為什么會這樣呢?
先看面子上的問題。
過去,法國一直炫耀自家的陣風戰斗機,號稱是四代半戰機,性能接近五代機,實力非凡。
然而,當它遇到巴基斯坦裝備的中國三代半戰機殲十時,人們才發現,這所謂的四代半戰機似乎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厲害。怎么就被對方連續擊落了好幾架呢?
這下可真是顏面盡失!
再來看里子的問題。
以前,由于法國的宣傳,陣風戰機被視為高端產品,售價高達兩億多美元一架,大家也都覺得合理。
但現在,大家猛然意識到,起步價僅為4000萬美元的中國殲十性價比更高,不是嗎?
因此,許多國家紛紛要求退貨,尤其是印尼,三年前花了160多億美元從法國訂購陣風戰機,如今卻還沒交付,他們正嚷嚷著要退款。
畢竟,大家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現在明顯是中國的殲十更有吸引力。
但這還沒完呢。
根據《印度時報》5月13日的報道,印度總理莫迪已下令國防部啟動追責條款,要求法國賠償印度的損失。
這意味著,印度欠法國的尾款估計是拿不回來了,甚至可能還得反過來賠一筆。
更讓法國頭疼的是,今年4月底,印度剛和法國達成了一筆價值65億美元的陣風采購合同。
然而,印度既沒有明確表示繼續合作,也沒有提放棄,就像把法國晾在那兒釣魚一樣。
唉,誰能想到啊,一個賣武器的法國居然成了這場沖突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除了針對陣風戰機清算法國之外,印度又是如何反擊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呢?
二、莫迪的反擊
大家要明白一點,雖然印度看起來實力一般,但在南亞地區這個匹配機制中,印度絕對是當之無愧的老大。
即使巴基斯坦排第二,但只要印度稍微動動手,就能讓巴基斯坦吃不了兜著走。
別看之前沖突中巴基斯坦風光無限,很快印度就讓它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
5月15日,受到美國、印度和英國等外國勢力支持的俾路支武裝組織,公開宣布要將相當于巴基斯坦五分之二國土面積的俾路支省獨立出去。
與此同時,印度緊急調動50萬大軍駐守克什米爾邊境,對巴基斯坦施加壓力,并繼續用水資源威脅巴基斯坦。
不得不說,印度這一招確實狠辣,讓巴基斯坦陷入內外夾擊的困境。
不過還好,南亞地區的這種匹配機制限制了幻想空間,沒過幾天,俾路支武裝分子就被巴基斯坦軍隊再次擊敗。
雖然他們仍在制造混亂,但巴基斯坦政府表示,早已習以為常,情緒穩定。
于是現在又回到了雙方各自陳兵邊境、相互對峙的局面,仿佛一場規模可能達到百萬級別的南亞大戰隨時會爆發。
但印度心里清楚,要真正打敗巴基斯坦,就必須先解決其背后的東方大國。
當然,雖然有位退休的印度中將信誓旦旦地說,印度軍隊更適合與中國作戰。
但只要莫迪保持理智,就不會真的認為印軍天下無敵,能夠橫掃亞洲。
所以他對中國的手段主要是經濟制裁。
日前,印度政府宣布對中國二氧化鈦征收反傾銷稅,稅率每噸為460至681美元,為期五年。
除此之外,印度政府還透露正在考慮調整與中國的貿易關系。
因為2024年,中國對印度的出口額高達1200多億美元,而印度對中國的出口卻不足180億美元。
在印度看來,中國不會輕易放棄這塊巨大的市場,而這正是印度制約中國的關鍵。
當然,印度也知道僅憑這些手段很難讓中國屈服,畢竟連特朗普都在中美貿易戰后向中國低頭。
可是,對于莫迪來說,他能用來對付中國的辦法似乎也就這么多了。
不管有沒有用,先試試再說。
說到這里,印度的表現還算正常,接下來被印度報復的國家就有點令人啼笑皆非了。
三、印度的黑名單
在這次印度的黑名單上,除了中國、法國和巴基斯坦外,還有兩個意想不到的國家。
那就是土耳其和阿塞拜疆。
如果從地圖上看,它們離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挺遠的。
那為什么會被印度制裁呢?
原因很簡單,在印巴沖突后,這兩個國家都對表現克制的巴基斯坦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呼吁印度保持冷靜,別再挑起事端。
結果,這就惹怒了印度。
印度政府先是指責在印巴沖突中,土耳其為巴基斯坦提供了大量無人機,導致印軍遭受重大損失。
隨后,在印度政府的煽動下,印度多地爆發抵制土耳其商品,甚至打砸土耳其商店的行為。
對此,土耳其回應道,你這不是欺負軟柿子嗎?說我給巴基斯坦提供無人機,我哪有那能力?簡直睜眼說瞎話!
從5月16日起,印度政府陸續對土耳其和阿塞拜疆采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
例如停止兩國間的進出口貿易,暫停彼此之間的旅游人員往來等。
印度人民院議員普拉文·坎德爾瓦爾對此頗為樂觀地表示:“經濟壓力可能會迫使土耳其和阿塞拜疆重新審視他們的對印政策。”
但會不會,這些其實都是無用功,甚至是在自殘呢?
2024年,土耳其和印度的貿易總額約為104億美元,其中土耳其的出口額僅為15億美元,
換句話說,印度切斷與土耳其的貿易只會讓本就入不敷出的貿易收入更加糟糕。
至于對土耳其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兩國貿易中,土耳其從印度進口的大多是農礦初級產品,完全可以替代。
而同期阿塞拜疆與印度的貿易額則約為八億美元,其中阿塞拜疆的出口額度僅有200萬美元。
也就是說,印度對這兩國的直接制裁,能否對他們產生多大影響不好說,反而會讓印度減少近百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要知道,2024年印度的貿易逆差達到了2060億美元。
這難道不是妥妥的自殘行為嗎?
所以,仔細一看,真正被印度傷害到的,除了巴基斯坦之外,大概就只有法國了吧。
結語:
政治的精髓在于廣交朋友,少樹敵人。
不要因為所謂的面子而盲目對抗。
可惜的是,印度的迷之自信以及唯心主義思想,把這個本來可以光彩奪目的大國,硬生生變成了國際笑話。
然而,沉重的歷史包袱和社會形態的日益扭曲,讓少數清醒者也不得不隨波逐流,用一碗又一碗的恒河圣水來掩飾內心的不安。
文章信息來源:
騰訊新聞:不甘心失敗,印度對中國表達不滿后,又開始抵制兩個國家
中華網:外媒:印度已在爭議地區部署50萬名士兵
搜狐網:果不其然,印度開始拒絕支付法國陣風54億美元的尾款了! -
騰訊網:沒在中巴身上討到便宜,印度轉身對土耳其和阿塞拜疆發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