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中國汽車市場表面銷量增長的欣欣向榮,似乎很難繼續掩蓋暗流涌動的危機。
最近高層發言人李超的公開表態,揭開了系統整治“內卷式競爭”的序幕。這場始于價格戰、陷于信任危機、困于生態惡化的行業狂歡,終因利潤率跌至4.3%、超4000家4S店退網、供應鏈集體承壓的慘烈數據而迎來轉折。
一語成讖,此前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的預言——“放血式競爭將摧毀行業根基”,似乎正在變成現實。
當“價格戰”成為企業家論壇的高頻詞,當續航虛標、降質降本的新聞頻現,當0公里二手車的灰色交易沖擊市場規則,中國汽車工業的集體焦慮早已蔓延至產業鏈末端,一場非理性狂歡背后的行業危機悄然浮現。
“什么樣的工業產品能降10萬還得到質量保證?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蔽航ㄜ娫凇缎吕素斀洝吩L談中的詰問振聾發聵,同時也暴露了一個現實:這場看似普惠消費者的讓利狂歡,實則是透支行業未來的慢性毒藥。
惡性競爭帶來系統性危機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此前的價格戰,將中國車企拖入了“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怪圈。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過去的2024年,汽車行業利潤率僅為4.3%,低于整個下游工業利潤率及2023年的水平。30家上市車企凈利潤總和不及豐田一家的1/3,約為大眾集團的2/3,同時遠低于奔馳、Stellantis集團、寶馬等多個知名跨國車企一家的凈利潤,新能源汽車領域更是重災區。
對此,魏建軍尖銳指出:“大面積的純電車虧損嚴重,根本形不成商業閉環。資本賺完錢離場,產業卻被留在泥潭中?!?/p>
事實上,這種無序競爭將衍生出三重惡果:
?第一層是產業鏈崩塌?。“無限度逼迫供應商降價”已突破成本底線,當利潤率壓縮到1%以下,當回款周期被無限延長,鋁換鐵,降低鋼材標號等操作,在消費者看不見的地方縮減成本成為習以為常的事情。
?第二層是信任危機?。續航虛標、安全減配、終身質保不透明導致的維權事件,讓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產生疑慮。魏建軍直言:“降10萬的車,安全壽命可靠性必然打折,這是新車主被背刺。”
?第三層則是國際化困局?。有些平臺出現的0公里二手車亂象,新車無序降價策略,讓中國品牌信譽受損?!?5萬的車,半年后跌到10萬,外國消費者怎么信任我們?”魏建軍的反問戳中行業痛點。
隨著高層明確系統整治當前多個重點產業中出現的“內卷式競爭”問題,可見魏建軍的目光之長遠,國家政策的及時干預,印證了這種以價換量、無序競爭的發展模式不可持續。發改委提出的“創新驅動替代低價傾銷”,恰是對飲鴆止渴式競爭的糾偏。
長城實踐:長期主義的價值突圍樣本
也正是因為掌舵者的清醒,當行業陷入價格戰時,長城汽車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由此收獲了更具含金量的成績單。
根據長城汽車2024年財報數據顯示,長城2024年營業收入2021.95億元,同比增長16.73%。凈利潤達到126.92億元,同比增長80.73%;單車凈利潤更是同比提升0.46萬,達到了1.03萬元,盈利水平遠超其他車企。這組數據背后是魏建軍對價值競爭的執著:“吸引消費者不能強調單純的便宜或者貴,而是產品值不值?!?/p>
而這種堅守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
?技術投入的定力?。長城汽車投入大手筆研發國產大V8發動機,構建全球首個越野場景分級標準,在混動四驅技術上實現家用市場突破。對于所有身處汽車行業的人們而言,造車是一場馬拉松,行穩才能致遠。
?質量底線的堅守?。當同行用降本換取銷量時,長城建立行業首個全流程質量追溯系統。魏建軍的“較真”在供應鏈管理上尤為突出:“拖欠供應商貨款、突破成本底線,最終損害的是整個產業生態。”
?全球化視野的突破?。針對非洲柴油車需求、俄羅斯低溫環境、東南亞混動市場推出的差異化產品,印證了其全動力解決方案的前瞻性。“我們要做汽車強國,實際上汽車強國要為全球所有的市場提供出行的解決方案?!蔽航ㄜ娍此坪唵蔚囊痪涓形?,卻揭示了出海戰略的本質。
這種發展模式在資本市場獲得正向反饋:長城汽車研發投入強度達5.4%,遠超行業均值,但市盈率反而保持領先,實證了魏建軍所言:“企業不盈利就是浪費社會資源。”
破局之道:從政策糾偏到產業覺醒
目前來看,發改委的整治行動,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進入戰略調整期。但政策規制僅是外因,行業覺醒才是破局關鍵。在此次訪談中,魏建軍一直堅持的“技術向善”理念,倒是為轉型提供了一些方法論。
比如建立良性競爭規則?。呼吁公布質量投訴率、納稅額等多維評價指標,打破唯銷量論。當主機廠都在比拼誰更敢降價時,創新動力就被扼殺了。來自魏建軍的警示正在催生改變,越來越多車企開始披露研發投入占比。
其次是重構技術發展路徑??!半妱榆囈业阶钸m合的場景,而不是替代所有能源?!蔽航ㄜ娺@種務實態度,正在影響行業技術路線選擇。在他看來,小型電動車聚焦城市通勤、混動技術突破續航焦慮、燃油車持續迭代的全動力戰略,能夠破解了技術路線的非此即彼之爭。
這場變革需要政企合力:國家層面完善技術創新容錯機制,企業層面建立質量追溯體系,資本層面改變短期套利思維。當魏建軍說出“汽車產業的恒大已經存在”時,不僅是預警,更是呼喚行業建立真正的商業閉環。
鐘述
中國汽車工業正站在歷史轉折點。從魏建軍的“逆耳忠言”到國家政策的重拳整治,從價格戰的虛假繁榮到價值競爭的本質回歸,這場轉型注定伴隨劇烈陣痛。但現實告訴我們,唯有尊重產業規律、堅守質量底線、回歸用戶價值,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只要這個行業得到健康的發展,不要為中國制造抹黑,遭受巨大的損失,我覺得挨兩句罵也值。”
當行業沉迷資本游戲時堅守制造業本質,在參數內卷中回歸用戶真實需求,魏建軍所展現出來的這份近乎執拗的赤誠,恰是中國汽車人最珍貴的品質。這份獨特的“人間清醒”并非孤獨執念,而是一個時代對制造業本質的回望與期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