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競爭激烈的中國車市陷入苦戰的日系車企正試圖通過推出迎合當地需求的電動車來扭轉局面,這一策略已開始為豐田和日產帶來積極成效。
據數據顯示,豐田3月推出的bZ3X電動SUV市場反響熱烈,4月成功躋身外資新能源SUV銷量前列(含純電及插混車型)。截至4月底,該車型交付量已達約1萬輛。這款車型的強勁表現助推豐田4月在華新車銷量同比增長21%至14.28萬輛,成為"日系三強"(豐田、日產、本田)中唯一實現增長的企業,其電動車銷量更同比激增84%至9400輛。
bZ3X由豐田與合資伙伴廣汽集團聯合開發,后者通過埃安品牌積累了豐富的電動車研發經驗。該車型不僅搭載了與本土自動駕駛初創企業魔門塔共同研發的駕駛輔助系統,更配備快充技術,30%至80%電量僅需24分鐘。價格優勢同樣突出,入門款售價10.98萬元,較此前在華推出的bZ4X和bZ3大幅下探。廣汽豐田執行副總經理文大力表示:"合資企業擁有年輕人也能享受的優質電動化車型。"‘
日產方面,4月下旬上市的啟辰N7轎車在5月15日前已斬獲1萬輛訂單。新車宣傳有效提升了展廳客流,雖然4月銷量同比仍降16%,但已創1月以來最佳成績,5月有望延續回暖趨勢。N7針對中國消費者偏好打造,配備車載冰箱、AI智能座椅(含姿勢調節與按摩功能),起售價11.99萬元。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總經理辛宇透露:"我們徹底改變了造車思路,不再沿用將日本開發的全球戰略車型本土化的傳統模式。"此次從設計、研發到零部件采購均由合資公司主導,而非日方總部。
近年來,隨著比亞迪等本土電動車企技術實力提升并掀起價格戰,中國車市格局劇變。錯失電動化先機的日系車企遭遇重挫,豐田、本田、日產2023年在華總銷量較2021年驟降約30%至330萬輛,日系整體市占率從20.6%萎縮至11.2%。為收復失地,日系車企約從2022年開始研發中國專屬電動車,相關車型今年陸續上市,但激烈的價格競爭令突圍之路依然艱難。
以本田合資公司東風本田為例,其3月上市的燁品牌S7 SUV定價25.99萬元,上市僅月余便于4月中旬直降6萬元。雖然S7與豐田bZ3X、日產N7同屬"在中國,為中國"戰略產物,但相較同期上市的bZ3X,消費者普遍認為其定價偏高。這直接導致本田4月在華銷量同比暴跌約40%,被日產反超。
盡管豐田、日產初現回暖跡象,但與中國車企相比仍有巨大差距。雖然bZ3X位列4月外資電動車銷量前列,但在包含本土車型的總榜中僅排名第20位。面對挑戰,日系車企持續加碼:豐田即將推出搭載華為智能座艙系統的bZ7電動車,日產和本田也規劃了更多新車型。
這場圍繞中國市場的電動化反擊戰,正進入攻堅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