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為了優化資源配置、保護耕地。國家開始加大對農村自建房的整治力度。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嚴格管控非農農村基地”。2024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堅決遏制亂占耕地建房行為”。
就在202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堅決遏制亂占耕地建房的行為,不管是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還是生態保護紅線內的土地,必須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從以上相繼出臺的文件來看,中央對農村自建房的整治力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背后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現在農村地區侵占耕地的現象較為嚴重,為了確保18億畝耕地資源,以及國家糧食安全,就必須要對農村自建房進行嚴查。
另一方面,農村的建設用地占據了全國建設用地的一半,而這些土地的使用效益嚴重低下,實在令人惋惜,為了優化資源配置,國家開始加大對農村自建房的整治力度。
而對于中央文件要求嚴查農村自建房的指示,全國各地紛紛響應。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5年4月中旬,已有28個省份啟動相關整治工作,超過3000個縣區進入實質性整治階段。那么,有哪幾類農村自建房將面臨被拆除的風險呢?
第一類,在農村耕地上建造的房子
一直以來,農村居民都喜歡在耕地上建房子,而這恰恰是本輪整治的重中之重。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永久基本農田是國家嚴格保護的耕地,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占用。所以,不管是農民在耕地上建房多久,都要將其全部拆除。
舉個例子,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有一位農民多年前就在耕地上建房,但最終還是被依法拆除。對于國家來說,保護耕地面積,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紅線是不容被突破。
第二類,沒有經過合法審批的房子
現在很多農民都沒有經過合法審批,私自建房,然后再向相關部門提出申請,這是不被允許的。正確的做法是,必須經過村委會的審核、鄉鎮政府的審核,縣級自然資源部門審批等多個環節。
如果未依法取得宅基地批準手續,或者未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宅基地的,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那就只能依法進行強行拆除。
第三類,不按建筑圖紙修建的房屋
一些農民居民在建造房子時,不按建筑圖紙進行建房。主要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增加了樓層。比如,建筑圖紙顯示只能蓋三層樓的房子,現在變成四層樓。另一個是農民在建造宅基地時,本來批了160平米,現在蓋了300平米的房子。如果發生像這樣不按建筑圖紙建造的房子,也是會被勒令限期改正,否則就會被依法強行拆除。
第四類,沒有農村戶口私自建房的
根據相關規定,只有擁有當地農村戶口的人,才能申請宅基地建房。這個政策主要目的就是,防止城里人到農村去建房,占用農村有限的土地資源。
據民政部和公安部的聯合調查數據,截至2024年底,全國約有380萬非農戶籍人口在農村擁有宅基地,總面積超過5億平方米。這種現象在經濟發達地區尤其突出,這給農村有限的宅基地資源帶來極大的壓力。像這類房子也是要被強行拆除的。
面對農村自建房嚴查行動的到來,普通村民應該主動了解這方面的政策,這樣可以知道自己的房屋是否合法。如果發現自家的房子存在違規行為,不要抱著僥幸的心理,應該主動配合整改。而對于地方政府,在執行該項政策時,要更具有人性化,尊重村民的意愿,合理安排補償和安置方案,這樣才能讓整治工作順利推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