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農村將迎大變,農民或許真的要消失了。這事得從2024年6月那部新法說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了特別法人。這意味著農村集體土地流轉有了新路徑,困擾農民的土地變現難題有解了。
不到一年,一號文件緊跟著出爐,土地制度改革內容很明確。深化改革、推進入市、引導流轉,每一條都和農民的資產緊緊相關。
央企民企這時也開始行動,中鐵多局、格力、馬云都盯上了農業。這釋放出強烈信號,小農經濟要落幕,超級農場時代要來了。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常住農民約有4.
65億,他們未來去哪?《新型城鎮化五年行動計劃》給出答案,五年要讓城鎮化率到70%。
粗略算算,五年約8000萬農民進城,十年近1.
6億人要離開農村。農民進城后,留下的土地會被集中,這正是企業加速布局的原因。
戶籍改革、住權同權、建保障房,配套措施都在為農民進城鋪路。更震撼的是農業技術革命,人工智能讓農業走向無人化時代。
2025年,江蘇有283個無人農場,機器人包辦播種收割全流程。新疆玉犁縣超級棉田,空中地面機器人協作,田間幾乎看不到人。
農業部2025年2月消息,全國超1000個無人農場已在運營?!度珖腔坜r業行動計劃》明確,2028年底信息化率要超32%。無人機撒藥、無人駕駛拖拉機耕種,農業生產變了大模樣。
曾經“粒粒皆辛苦”的場景或許不再,代碼指揮著作物生長。可農民真的會消失嗎?很多人心里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畢竟農村是很多人的根,突然說十年后可能沒了,誰能不感慨?
土地流轉后,農民的資產會怎么變?未來生活又會如何?
有人覺得這是大機遇,土地盤活能帶來更多收入。
也有人擔心,離開土地的農民,進城后能否適應新生活?
農村的房子、宅基地,以后會是啥樣?會不會有新價值?這些問題都值得思考,畢竟時代洪流來了,誰也躲不開。
現在有土地或宅基地的農民,真得留點心,關注政策變化。這不是危言聳聽,是擺在眼前的現實,早準備總沒錯。未來農村肯定會變,變得更現代化,但也可能沒了原來的樣子。
你說,這到底是好是壞?
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不管怎樣,這場變革已經開始,我們只能跟著時代走。
農民消失或許是趨勢,但農村的記憶不會消失,根還在心里。關注天氣變化,更要關注農村變化,這關系到每個農民的未來。
以上分析僅供參考,具體還得看政策落地情況,大家理性看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