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研究制定的《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行動方案(2025—2027年)》正式印發。這是繼有“水十條”之稱的《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之后,水生態環境保護的又一次全面部署。
美麗河湖是美麗中國在水生態環境領域的集中體現和重要載體。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有關負責同志表示,美麗河湖是指符合“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愿景,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流域要素系統保護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實現“人水和諧”的河湖。
《方案》對美麗河湖明確了具體要求:在水資源方面,通過再生水利用、生態流量調控,守住“有河有水”的生命底色;在水生態方面,要求水域與緩沖帶重現生機,消失的土著魚類、沉水植物重歸家園,達成“有魚有草”的生態盛景;在水環境方面,嚴控污染排放,既要水質優良,又能承載市民親水休閑的生活需求,實現“人水和諧”的美好圖景。
開展美麗河湖建設的過程,是統籌推進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必然要求。該負責同志表示,各地通過美麗河湖保護建設,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探索創新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進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斷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
“十四五”以來,生態環境部將美麗河湖作為美麗中國建設在水生態環境領域重要抓手,通過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相結合的方式,大力推動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取得明顯成效。2024年,全國地表水水質優良(Ⅰ類—Ⅲ類)斷面比例為90.4%,超出“十四五”目標5.4個百分點,較2020年提高7個百分點,水環境質量持續穩中向好。
《方案》要求,到2027年,美麗河湖建成率達到40%左右;到2030年,美麗河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美麗河湖基本建成。
在持續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中,各地涌現出一批好經驗好做法。該負責同志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加強工作指導和統籌協調,做好與河湖保護治理其他工作的銜接,指導和規范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經濟日報記者 劉 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