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楊一凡 校對 柳寶慶
天氣入夏之后,人們就自動切換到親水模式。
無論河邊游泳老大爺還是音樂噴泉旁戲水的兒童。
都表現出一種對水的執念。
這樣的情況在北方城市尤為明顯。
南方看似普通的河道,到了北方大家就會當塊寶。
提起水上的運動,人們最先想到的可能是沿海城市獨享的帆船、沖浪。
今年夏天,北京也挺起了腰桿。
往年的河道里除了陽光反射和寥寥幾根水草很少見到其他東西。
可今年的河里快要“堵車”了。
寬寬窄窄的河道當中,劃船的人明顯多出不少。
上海有黃浦江、廣州有珠江,天津有海河.......
北京朋友終于也尋到家門口的戲水好去處。
今年北京的河道里格外熱鬧。
各種商業碼頭和水上運動中心的生意和天氣同樣火熱。
五顏六色的槳板、背包船、皮劃艇漂在水上,劃船的人與釣魚大哥、野泳老頭共享同一片水域。
南護城河邊,有人打開背包船絲滑入水。
亮馬河上,大家“自帶裝備”參加槳板聚會。
一夜之間,睡眠擠滿了槳板和皮劃艇,盡顯自由恣意。
皮劃艇愛好者阿桂告訴我們:“去年開始陸續買了兩條皮劃艇,在河里劃船很快樂,唯一的缺點是全程岸邊總會有人問我多少錢買的。”
“平時上班就把槳板放在后備廂,更便攜的背包船可以直接背去河邊快速下水。”
戶外活動往往需要耗費大量時間成本,可隨著城市里開放的河道變多,身在城市心在曠野的年輕人有了更多選擇。
“只要在規定水域內,你甚至可以趁午休在水上補個沒人打擾的午覺。”
“自從喜歡上皮劃艇,整個人精神狀態都有好轉,一到周末想著下河。”
對阿桂來說,以前想劃船得開車去近郊,現在騎共享單車二環邊上護城河邊就能下水。
“人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大腦會放空,有種難得身體充電的感覺。”
什剎海和后海湖面比較小,一眼望得到頭,河道更長的亮馬河和昆玉河成了大家的熱門選擇。
生活中,人們會把漫不經心的狀態叫做“劃水”,但這一切發生在護城河里就變得非常合理。
在小紅書、抖音等平臺,“水上打卡”成為新的流量密碼。
帶有“亮馬河水岸”“Cityboat”等標簽的內容熱度高居不下。
各種劃船友好水域、水上運動中心的出現,恰好符合大家想逃離喧鬧的精神需求。
這幾年,騎行、飛盤、越野跑等戶外運動項目讓地上的運動場景稍顯擁擠。
于是,我們能看到有的籃球場改建成羽毛球、網球場地,足球和飛盤共用一片場地。
據我們觀察,戶外運動的下個趨勢很可能在于縱向的“上山下海”。
攀巖、爬山可以看成一種向上探索。
而城市里的水上運動則是向水上運動的一種下探。
值得一提的是,想去河里劃船,不是買個船扔下水就行。
首先,必須合法合規的水域。
很多河道具有防汛功能,一旦上游開閘放水十分危險。
其次,一些水域的水質情況未知,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這些年,北京一直在努力讓河道環境重現生機,對亮馬河、昆玉河等河道水質不斷改善。
持續多年的“清管行動”,一直在努力清理河道垃圾,治理水體污染。
根據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的數據,可以看到目前開放劃船的水體基本都能達到三類水質標準。
▲圖/北京市生態環境局
隨著水質變好,兩岸綠化景觀日漸豐富,也讓河道兩岸發展出“水岸經濟”。
2023年亮馬河濱水綠道全線貫通,串聯出“游船+水岸+商業”的游玩方式。
而各種水上賽事的舉辦,也是對水上運動發展的另一種側面助力。
▲圖/國家體育總局
其實,城市中水上運動的發展,也、可以看作是城市建設的一種進步。
河岸沿線越來越多的商業碼頭和水上運動中心,讓我們可以隨時租裝備下水。
哪怕只是坐岸邊喝杯咖啡,也受益于對水體資源的保護。
這些年,大家在戶外運動、親近自然方面的需求越來越高。
北京一直在挑選合適的河道進行新的探索。
▲圖/華體集團
▲圖/北京市人民政府
城市因河水而更具生命力。
城市中的人也因水上運動變得更有活力。
Tips:
水上運動存在風險,請在專業指導下進行
值班編輯 王丹妮 康嘻嘻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