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樓市出了件讓人驚掉下巴的事兒——黃浦區有個豪宅盤開盤,起步價5000萬的大平層居然被搶瘋了!開發商公示搖號名單那天,朋友圈直接炸鍋了,為啥?因為名單里赫然出現了好幾個明星的名字縮寫,從23歲的小鮮肉到半百的實力派歌手,齊刷刷出現在“壕無人性”的購房名單里,這事兒擱誰不得琢磨琢磨?
先說這房子有多夸張。地段就在外灘邊兒上,推開窗能看見東方明珠的那種,最小戶型313平米,單價18萬5,算下來一套房子妥妥五千萬往上。咱普通人一輩子攢的錢,可能還不夠人家買個衛生間。但就這么離譜的價格,開盤當天售樓處愣是擠得跟菜市場似的,認籌金都得先交幾百萬——合著有錢人買房子跟逛超市似的,看見喜歡的直接往購物車里扔?
最熱鬧的還得是搖號名單。開發商打了碼,但明眼人一看就猜個八九不離十:第11位的“黃某昊”,溫州籍貫,跟23歲的偶像黃明昊似乎能對上號;第51位的“沙某亮”帶著妻子認購,身份證開頭是吉林長春,跟沙寶亮二婚老婆的戶籍地撞上了;還有第116位的“潘某柏”,證件號格式特殊,跟美籍華人潘瑋柏的情況對得上。雖然名字打了碼,但網友們化身福爾摩斯,扒得比狗仔還細。
就說黃明昊吧,2018年選秀出道才7年,按說還是娛樂圈新人,轉眼就能掏出五千萬買房?有粉絲解釋說他家境優渥,爸媽在國外做生意。但更多人驚掉下巴:“這哪是優渥啊,這是家里有礦吧!” 沙寶亮更有意思,都快淡出公眾視野了,還能跟小16歲的嬌妻一起買豪宅?網友翻出他早年的金曲版權費,又算了算綜藝通告費,咂舌:“原來《暗香》能賺這么多?” 最慘的是潘瑋柏,排116位沒搖上號,評論區一堆人調侃:“天王也得靠運氣,下次早點來排隊!”
不過這事兒最精彩的還得是評論區。有網友直接開炮:“二大大999”說:“能把戲子養得這么膘肥體壯,本身就是社會的悲哀!” 這話底下跟了47條回復,點贊數破千。“錦覓27”更扎心:“普通人賺五千萬得幾十輩子,人家幾首歌就夠了!” 還有人拿老藝術家對比:“趙丹陶玉玲們住單位分房,現在的明星隨便一套房夠人家奮斗三輩子?!?最幽默的是“老蛋171”:“五千萬在上海不算豪宅,我路過檀宮看見標價1.6億,單位是億!”
當然也有不一樣的聲音?!罢毙袢?Q”看見“黃某昊”是溫州人,直接調侃:“難怪呢,溫州人買房子跟買菜似的?!?有人操心限購政策:“明星都有上海戶口嗎?不然怎么買?” 但更多評論指向了收入差距:“Yrsdg”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古人誠不欺我。” “才高八斗船帆in”補刀:“科學家一輩子掙的錢,不如明星唱首歌,這才是真悲哀。”
說真的,明星買豪宅這事本身不稀奇,畢竟人家掙得多。但名單一公示,普通人突然意識到:原來五千萬對他們來說只是“小目標”。就像網友算的賬:普通人月薪一萬,攢五千萬得從商朝開始打工??扇思夷兀繀⒓觾杉揪C藝、接幾個代言就湊齊了。這不是仇富,是實實在在的落差感——當我們還在為房貸焦慮時,有人輕輕松松就能把一套房當“玩具”。
更值得琢磨的是評論區那句“分配制度有問題”。明星的收入和社會貢獻是否成正比?當科學家在實驗室啃饅頭時,流量明星一場商演就能買套房,這種差距會不會讓年輕人覺得“搞科研不如當網紅”?豪宅搖號名單就像一面鏡子,照出的不只是明星多有錢,更是普通人對“努力能否改變命運”的迷茫。
當然,也有人說“人家憑本事賺錢,愛怎么花怎么花”。這話沒錯,但當“本事”變成流量和資本的游戲,當豪宅認購名單成了娛樂圈隱形財富榜,我們或許該想想:這個社會的價值標尺,是不是該往“真正創造價值”的地方偏一偏了?畢竟,能讓一座城市發光的,從來不是幾個明星的豪宅,而是無數普通人在煙火氣里的奮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