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個朋友吃飯,她在飯桌上突然問我:“你說,我現在賣掉手里這套房,是聰明還是蠢?”
她的情況不復雜:單身媽媽,帶著一個快高考的女兒,在深圳有兩套房子,還欠銀行不到30萬。這幾年因為投資失誤、被騙資金鏈斷過,過了一段挺難的日子。她說:“我怕自己年紀越來越大,掙錢沒以前容易了,現在房子賣掉,手里有點現金,會不會更安心?”
我聽完沒急著回,她是真的在糾結。
我對她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最難的那幾年都沒賣,現在干嘛急著賣?”
你想啊,那時候壓力那么大,她都咬牙扛下來了,現在反而想松口氣把房子賣了,是不是有點反著來?很多人就是在“快熬過去”的時候松了手,回頭一看才知道——放下的不是壓力,是自己的底牌。
她還說:“哎呀,前幾年房價高的時候賣掉再買回來多好,現在賣不劃算了。”
我說:“這話是事后諸葛亮說的,事前誰能知道哪天是房價高點?你再聰明,也別妄想拿捏市場節奏。房子這事不是炒股,別指望踩點完美。”
然后我說了三句話,她聽完安靜了很久。也許你現在也在猶豫要不要賣房,那我也把這三句話送給你。
第一,你的房子是你的“基本盤”。
什么叫基本盤?就是不管風吹雨打,你還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地兒。無論通脹、失業、經濟震蕩,你最起碼心里不慌,因為你有落腳點。
她那第二套房,一個月能租5000塊,這可不是小數目。這筆錢別看不多,但對于她以后養老、孩子上學、生活保障來說,是穩定的“補充彈藥”。
第二,孩子將來有需要,這房子是她的“底氣”。
你說,哪個當媽的不希望自己孩子有底氣?現在不動產在婚姻、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多重要,誰不清楚?哪怕不馬上給她用,將來她想結婚,想創業,有這套房,她起碼不會從零開始。
第三,你賣了房,有多少錢能保得住?
現實很骨感。普通人手里真要拿著幾百萬現金,很難安安靜靜放著不動的。你肯定會動心,會想投資、想改善生活、想干點啥,結果一個不小心,錢沒了,房也沒了。
我說:“你不是沒經歷過,那一百多萬賠掉的教訓,還不夠嗎?”
她點點頭,不說話了。
我還跟她講了個我特別相信的原則,分享給你也一起想想:
搞清楚你的“基本盤”,別讓自己站在風里還幻想能撐傘。
你要有一套房,這是底線。然后你再去考慮“投資”“規劃”“改善”這些“外盤”,而且外盤的動作,不要超過你能力的30%。你別覺得自己可以駕馭得住100%的風險,現實會教你做人。
現在有很多人,貸款上百萬,壓力大得喘不過氣,晚上睡不著覺,不是他們不努力,是他們超綱了。需求擴大成了負擔,最后連原本的基本盤也保不住。
你不需要當“市場頂點狙擊手”,你只要守住自己最根本的安全感就夠了。
寫到這,我想說的是:今明兩年賣掉房子,不是“聰明”,更不是“蠢”。真正的“聰明”,是知道自己什么能動,什么不能動。
你不需要判斷市場的高低點,你只需要明白:你的房子,是你扛過最難日子的證據,是你未來不慌不亂的資本,是你和孩子唯一不會辜負你們的底氣。
房子不是用來“跑贏別人”的,而是用來“穩住自己”的。
如果這話你聽懂了,你心里該有數了。
共勉
來源:樓市暢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