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5年5月的華盛頓,一場特殊的官司,正在改寫美國政治劇本。
紐約國際貿易法院里,特朗普政府的律師團正與12個州的代表唇槍舌戰。他們爭論的不僅是關稅數字,更是一場關于"總統權力是否大過天"的憲法對決。
這場由俄勒岡州牽頭的集體訴訟,就像往特朗普的"關稅戰車"輪胎里塞了把鋼釘,讓原本要在中美談判桌上猛踩油門的總統,不得不分神處理自家后院冒起的濃煙。
為什么特朗普“后院”頻頻起火?特朗普究竟做錯了什么被不斷地起訴?
國家緊急狀態的謊言
特朗普敢在二次當選后,肆無忌憚地使用自己振興美國經濟的三板斧,主要是倚仗一部法律:1977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這部原本用于應對核危機的法律,成了他手里的"關稅提款機"。
今年2月到4月,這位總統連續三次揮舞"緊急狀態"的大旗,已經快打破美方的歷史記錄。
而國家緊急狀態這幾個字,也是在近幾年頻繁出現在國際舞臺上,其中只有一個國家是迫不得已的,那就是在4月28日宣布國際緊急狀態的西班牙。
當時,西班牙因未知原因導致西班牙和葡萄牙超5000萬人被停電波及生活和工作,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的關鍵領域陷入癱瘓。
西班牙的這次停電規模確實是影響太大,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屬于正常。
而另一個國家宣布進入國家緊急狀態,其實和特朗普的原因算是半斤八兩,即在去年發生的首爾之冬。
彼時,尹錫悅為了延續政治生涯以求自保,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造成了國家動蕩。在此期間,他還派遣特種兵荷槍實彈襲擊國會,要求修改憲法。
作為韓方的座上賓,特朗普自然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特朗普重回白宮后,在2月因芬太尼問題對中國加征20%關稅,3月提高鋼鐵鋁制品稅率,4月拋出"對等關稅"新規,整套操作行云流水。
這三次對我方的制裁全部都是動用的國家緊急狀態,有芬太尼走私威脅國家安全,有鋼鐵和鋁制品的經濟安全保衛戰,也有美國競爭力下滑構成威脅。
至于特朗普剛上任就宣布國家能源進入緊急狀態,也是為了推翻拜登之前的諸多政策,為自己重鑄美國制造業的榮光鋪路。
不過,因為特朗普頻繁地將國家拖入緊急狀態的深淵,各州檢察長發現了個致命漏洞:美國憲法白紙黑字寫著,征稅權屬于國會,總統只有在真正的國家危機時才能越權。
檢察長表示,美國已連續49年保持貿易逆差,但前幾任總統累計宣布的"經濟緊急狀態"次數,比特朗普三個月內宣布的還少。
更荒誕的是,4月2日那輪關稅調整,特朗普竟先在社交媒體上發帖,后補蓋總統令公章,把國家經濟政策搞得像網紅帶貨直播。
俄勒岡州檢察長當庭展示的圖表顯示,該州進口中國電子元件的成本暴漲47%,導致5家汽車配件廠裁員。相比較之前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特朗普造成的后果才是真正的國家安全危機。
十二州的自救
為了存活,各聯邦州只能團結起來共同應對這次難關,而能有勇氣參與訴訟的12個州絕非等閑之輩。
從西海岸的華盛頓州到東部的緬因州,他們的經濟總量占全美30%,囊括了科技、農業、制造業等核心產業。
加州單獨起訴的底氣更足,這個GDP媲美英國的經濟體,港口堆積著價值23億美元待清關的中國商品,硅谷企業因芯片管制損失了160億美元的訂單。
這些"造反州"的訴求簡單粗暴:立即撤銷所有對華加征關稅,包括4月推出的34%基礎稅率和各類附加稅。
但是特朗普對這些起訴毫不在意,因為遭受關稅政策巨大打擊的馬斯克都表示沉默。
特斯拉法務代表出具的數據顯示,每輛Model Y因關稅增加4500美元成本,直接導致季度毛利率跌破15%警戒線。
不過有些聲音,卻需要特朗普需要安撫一下,那就是中西部農場主,這可都是一張張關鍵的選票。
而愛荷華州大豆協會的證詞顯示,中國反制關稅讓每噸大豆出口價暴跌30%,倉庫里堆積的存貨足夠全美國人吃五年豆腐。
這些實打實的損失,把特朗普"保護美國工人"的口號戳成了漏氣的氣球。
雖然特朗普不是第一次被起訴,但是這場官司來得卻不是時候。
因為中美剛在日內瓦達成"90天關稅休戰"協議,特朗普忙于與我方談判代表就芯片、稀土、人工智能等核心議題拉鋸。
特朗普原本計劃用"起重機100%關稅"和"華為芯片全球禁令"作為籌碼和我方談判,卻被自家人的官司打亂了節奏。
關稅戰落幕的必然
與此同時,我方也在為特朗普罔顧事實,全面制裁我方芯片據理力爭。
在訴訟開庭當天,特朗普最心煩氣躁的時候,我方也發布了聲明。
聲明重申,依據《反外國制裁法》追責配合美國禁令的實體,同時公布稀土出口新規:每批稀土必須注明最終用途,軍用采購商需額外繳納50%保證金。
這一策略讓美國軍工企業叫苦不迭,畢竟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會因此被迫暫停F-35生產線,因為中國稀土占其發動機材料的83%。
此時,那個自稱聆聽了上帝聲音的天選之子,可謂是焦頭爛額。
共和黨內部,農業州議員帶著拖拉機開進華盛頓游行,科技巨頭在國會上砸錢游說;民主黨則趁機推動《關稅改革法案》,要把總統的"魔法棒"關進籠子。
特朗普內閣財長貝森特則堅持"關稅是矯正貿易失衡的基石",而即將離任的政府效率部長馬斯克則公開吐槽:"毀滅性關稅讓特斯拉血流不止"。
美聯儲5月報告顯示,關稅已推動核心通脹率升至6.7%,沃爾瑪貨架上的中國商品悄悄漲了15%。
更可怕的,是供應鏈"去中國化"的反噬——越南工廠的螺絲精度差導致波音飛機延遲交付,印度生產的醫用導管引發300起感染投訴。
美國商會的最新調查顯示,78%的企業認為關稅戰適得其反,這個數據比三年前翻了整整一倍。
看見自己總統如此坐立不安,連《華爾街日報》都不免哀嘆:"我們同時在和中國、自己、還有憲法三線作戰。"
而更多人懶得去為特朗普考慮,從華爾街到硅谷再到貧民窟,許多人更加關注這場訴訟的結果:如果法院裁定特朗普濫用緊急狀態,未來白宮再想隨意加稅,就得先過國會這關。
當12個州的檢察長引用1787年憲法條款挑戰總統權威時,他們異常激動,他們知道這一場戰斗必須勝利。因為美國國內通貨膨脹已經積重難返,特朗普的空口號不能喂飽失業的工人,也不能還清公司破產的貸款。
而我方也在致力于將經濟全球化拉回正軌,讓這場毫無意義的關稅戰徹底跟隨舊時代落幕。
尤其是當我方用《反外國制裁法》構筑法律防火墻,用稀土管制掐住技術命脈,用市場規模培育替代產業鏈時,傳統的"關稅大棒"已淪為鈍器。
就像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的:"美國的封鎖是我們最好的磨刀石,現在輪到他們擔心被卡脖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