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話
“毛坯的人生,精裝的朋友圈”
指的就是生活中就算歷盡艱辛
也要在朋友圈發出最光鮮精致的照片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
拍出好看的照片變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大家將拍出從構圖到表情到氛圍
再到頭發絲的飛揚程度都完美的照片
稱為“出片”
今天我們就想來聊聊“出片”這件事
你知道這個年頭大家為了
拍出好看的照片有多拼嗎?
那可不是簡簡單單地在鏡頭里
擺出漂亮的表情這么簡單
首先就是設備
有人出門玩從背包里隨手就能掏出一排設備
手機、單反、ccd、拍立得、膠片機……
不同的拍照設備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照片效果
最近還有人專程花費上百元拍攝一張
被稱為“拍一張少一張”的撕拉片
圖片源自網絡
其次就是裝扮
要選擇與目的地相匹配的衣服和妝容
甚至有些是專門為了場景而選購的“次拋”服飾
最后也是十分關鍵的環節——
修圖
從相冊的數百張照片里選出最優秀的幾張
皮膚有瑕疵,修!
顱頂不夠高,修!
背后游客太多,修!
經過這樣一套前期籌備、中期執行
后期“力挽狂瀾”的流程
才算真正的“出片”
這也讓很多人不禁想問
這么折騰地“出片”圖啥?
探求“出片”的心理
一方面是每個人都想記錄下自己美好的一面
成為日后可以翻閱的美好回憶
看到完美的自己身處美麗的風景之中
本身帶來的情緒價值就是出片的意義
圖片源自網絡
另一方面“出片”本身就是一個技術活兒
光線、姿勢、修圖技巧缺一不可
一次“出片”也是對拍攝者創意和技術的考驗
最后成片提供的成就感也是不可忽視的
同時很多人也是受到互聯網的影響
在一次次相關內容推薦的影響下
在一句句“一生要出片的中國人”
“苦了誰也不能苦了朋友圈”中
誰能忍住不試一試?
但是追求“出片”也需要注意適度
不要因為拍照而忽視身邊更重要的東西
有人會喊著“不出片誓不罷休”的口號
給同行不追求“出片”的朋友
強加上專屬攝影師的頭銜
一個景點翻來覆去拍攝數十分鐘
拍完照太陽落山了
飯菜也放涼了
兩人的關系也在旅游之后降溫了
有人為了出片在一個景點前站定不走
甚至要求其他游客為其讓出空間
影響到了他人的出游體驗
還有人為了追求氛圍感照片
跑去禁止行人入內的隧道
未開發的景區
在冰天雪地穿著輕薄的衣服
凍得瑟瑟發抖也要先“出片”再說
抱著“危險不會降落在我頭上”的僥幸心理
冒著生命安全的風險“出片”
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誠然拍出好看的照片是一件快樂的事
但隨手記錄下有瑕疵的自己
窘迫的自己
不小心翻白眼的自己
未嘗不是一種“出片”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
由快樂的、悲傷的、邋遢的、氣憤的……
這些多面的自己組成的
生命更重要的是體驗的過程
而不僅僅是按下快門那一瞬間的碎片
不應該讓自己困在
不“出片”就白走這一遭的焦慮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