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檸西
前半年是在與抑郁糾纏的綿羊,后半年是在為自己而活的超人。
1-4月,我邊工作,邊和抑郁較量。那是段非常痛苦的日子,新冠疫情終于告一段落了,大家都在有序地恢復(fù)日常的生活。我也一樣,從大學(xué)出來沒多久一切都為零的我,一步一步艱辛且痛苦地走著。變了的是更加滄桑、比以往更難快樂了,所表現(xiàn)出來的快樂有百分之九十都是偽裝。
即便是拿到工資的那一刻也不覺得開心,因為這是我耗盡所有力氣換來的。 這份工作讓我失去了自由、純真與快樂。我在繼續(xù)做和辭職之間徘徊了很久很久,因為我不敢辭去這份好不容易得來的、能讓家人和自己引以為傲的工作。我沒有高學(xué)歷,也沒有強硬的關(guān)系,更沒有失去了就從頭再來的勇氣。
最終,在4月底的時候和同事鬧矛盾“順理成章”地辭職了。
大家都在安慰我,說工作沒了可以再找,先把身體養(yǎng)好這些話,只有我知道,我不可能再有這么好的運氣,去擁有一份努力就可以賺大錢的工作了。
但是,我自由了,我可以繼續(xù)行萬里路了 ,至今,我已走遍全國一百多個城市,不多但也不少。我讀過一篇名叫《我們?yōu)槭裁匆眯小返奈恼拢渲杏幸欢卧挘恢弊屛矣∠笊羁?
我們需要旅行。如果不去接觸未知,我們的感覺將變得遲鈍,我們的世界就那么小小的一點兒,就連好奇心也將消失不見;當(dāng)我們滿足于眼前的生活而日復(fù)一日的時候,它同時也局限了我們對生活的體驗。當(dāng)終于有一天我們明白過來的時候,將發(fā)現(xiàn)所廝守的這種生活是以我們曾有的夢想作為代價的。
這段話聽起來確實有點可怕,仿若沒有旅行,終年只待在一座城市里看同一處風(fēng)景,那么我們就會不知不覺失去靈敏、好奇心、夢想,在遲鈍和麻木中終老一生,但轉(zhuǎn)念一想,這段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旅行是一個自我發(fā)現(xiàn)的過程, 把我們置于一個不曾有過的方位,不僅讓我們看到大千世界,更讓我們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而且還會發(fā)現(xiàn)自己曾忽略的東西,進而直面自己,促使自己進步。
5月,我坐上了廣州到拉薩的火車,整整53個小時,越過色季拉山,生命仿佛就有了另一重的意義。走進高原,依雪山而立,臨江湖而歌,聽天籟之音,用心靈感悟西藏,讓思想洗盡鉛華,浸染自然之美,觸摸信仰之堅。西藏這么大,風(fēng)景那么多,但旅行的意義并不在于拍了多少照片,走了多遠(yuǎn)的路,而在于旅途中是否找到了與往昔不一樣的自己。
6月,我淄博吃了名噪一時的淄博燒烤 ,體驗到了山東人民的熱情。 才知道原來陌生人也可以相處得這么融洽,在任何人面前都不必端著,做最真實的自己!
7月,我去了素有“天下第一關(guān)”美譽的劍門關(guān),雄居于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矗立在連山絕險,峻嶺橫空的劍門山下,因為詩仙李白的《蜀道難》中那句“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dāng)關(guān),萬夫莫開”,名揚華夏。攀爬“鳥道”,在懸崖峭壁上沒有任何保護措施,真不愧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8月,去了西安。吹過的風(fēng)都是文化,走過的路全是歷史。在兵馬俑聽講解,曾經(jīng)鮮衣怒馬,卻在地下,屹立千年,看盡繁華落盡,依然不動聲色;順路去了華山,登高才能望遠(yuǎn),人生也是如此,不斷攀登才能看到更高更遠(yuǎn)的風(fēng)景。
9月,去了小時候夢寐以求的迪士尼。全世界都在催著你長大,只有迪士尼守護著你內(nèi)心的童話,揣著一口袋開心滿載而歸。
10月,去了江西上饒的望仙谷。這里依山傍水,綠樹成蔭,小橋流水,身在其中,清爽宜人。一入山谷中,便被其風(fēng)貌所吸引,獨特的地理氣候和特殊的大地構(gòu)造,使望仙谷這座雄奇壯美的地貌景觀,如夢如幻,雖說是人工開發(fā)景點,但還是值得一去的世外桃源。
11月,又去了東北。身為廣東人幾乎沒有見過一場像樣的雪,對于雪是夢寐以求的。在哈爾濱的亞布力滑雪場上,松樹上披著一件白色的紗衣,地上仿佛鋪上了一層厚厚的白棉襖。我陶醉在這銀裝素裹的世界里!踏著軟綿綿的積雪,踩上去發(fā)出“咯吱咯吱”的聲音,留下一串串深深的腳印,冰雪覆蓋的世界分外妖嬈。
我還游覽了中國的最北端——漠河!在這北國天地,有你想要的一切,可以滿足你關(guān)于冬天的一切想象。可以走進白樺林深處,親身感受什么叫做“林海雪原”。站在結(jié)冰的黑龍江上,看著對面的俄羅斯村,別有一番滋味。
12月,去了蘇州。一座能讓人感受到傳承的分量,富含詩書禮儀的文化的城市,曹雪芹筆下“ 曹雪芹筆下 “最 是紅塵中,一二等富貴風(fēng)流之地”。
大雪紛飛,白墻,黛瓦,飛檐,翹角,雪后的蘇州宛若唯美畫卷,讓人仿佛徜徉在夢的世界,水鄉(xiāng)古鎮(zhèn),融進骨子里的柔情,還是那般的溫婉、靜謐、寂然無聲,鉛華洗盡,一眼望去,靜謐安詳。
濃濃的姑蘇韻味,融化在我們心里,走在蘇州,目之所及,一半詩意,一半煙火。
這一年,對我來說,是一段自我探索和治愈的旅程。
從在職場壓力下掙扎,抑郁陰霾籠罩,到我選擇辭職,開始了一段不尋常的旅行,每一步都是對生命的新認(rèn)識。
這些體驗,讓我在旅途中找回了久違的快樂和目標(biāo)。
感激每一次旅行給予的啟示和力量,滿懷希望,期待著生活的每一次驚喜和挑戰(zhàn)。
封面圖源:Pixabay
2025年5月底,渡過千島湖線下營閉營后,渡過將在我國西安、銀川、蘭州等城市,舉辦新一期游學(xué)營,。
渡過周末版征稿啟示
渡過公號每逢周日開設(shè)《渡過·周末版》欄目 ,歡迎來自日常生活的散文、詩歌、攝影、繪畫、游記、才藝,也可以是歷史、哲學(xué)、美學(xué)、文化、宗教等方面的隨筆, 紀(jì)實、虛構(gòu)、評論、感想均可, 無須主題和意義,只求真實、直率,有情、有趣、有品。
這是渡過群友自己的園地,歡迎來稿。
征稿要求:
1. 重點突出、三觀端正、內(nèi)容真實,原創(chuàng)首發(fā)于渡過平臺。
2. 原則上字?jǐn)?shù)不少于1000字,詩歌不少于12行。
3. 投稿時,鼓勵提供自我介紹、頭像、封面圖。
投稿郵箱:zhangjinduguo@163.com,若錄用會在兩周以內(nèi)回復(fù)。兩周以內(nèi)未回復(fù)可視為拒稿。刊登一周以內(nèi)(含刊登當(dāng)天)的贊賞屬于作者。
作品一經(jīng)提交,使用權(quán)、修改權(quán)歸主辦方所有,主辦方有權(quán)將作品在渡過自有及授權(quán)的第三方平臺進行發(fā)布,也可按需進行編輯再發(fā)布。
作品刊登公號后由于作者自身原因撤稿,應(yīng)退還已獲得稿費及打賞,且半年內(nèi)本號將不接受你的投稿。
投稿至郵箱視為已閱讀并同意以上約定。
關(guān)注渡過,傾聽患者心聲,了解精神健康知識,尋找更多幫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