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的一天,在華東醫院住院的揚帆晚上去上衛生間,發現衛生間被隔壁的病人鎖住了。第二天,揚帆的女兒就去隔壁敲門,進入后,發現里面是一個面容和藹、穿著樸素的老先生。
揚帆的女兒把情況向這位老先生說明后,老先生滿臉歉意,連說不好意思,還詢問她是誰的女兒。聽說對方的父親是揚帆后,這位老先生明顯流露出吃驚的神色。他立刻起身來到了揚帆的房間,見面就伸出雙手說:“揚帆同志,我是粟裕啊!”
揚帆聽后也很吃驚,“同志”這個稱呼他已經25年沒有聽到了。兩人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一番噓寒問暖后,粟裕對揚帆說:“你現在最重要的是把身體養好,所有的事情都要讓歷史來說話,歷史是公正的。”老首長的這句話,給了揚帆無限的勇氣。
揚帆,本名石蘊華,他出生于一個沒落的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20歲那年,他以第9名的優異成績考入北大文學系,在校期間參加學生運動,成為北京大學和北平文化屆的活躍人物。
1937年,北平失守后,揚帆南下上海,在黨領導的文化戰線上工作,除此之外,還兼做一些情報工作,比如調查日特和汪偽機關的活動,與國民黨地下情報組織交換汪偽情報等——當時是國共第二次合作。
1939年,揚帆率領慰問團到前線慰問新四軍,來到新四軍軍部后,他本打算返回上海,但新四軍政委項英很欣賞他的才華,要他留下,并說江蘇省委已經同意他留下,揚帆于是就留在了新四軍工作。
此后,揚帆擔任新四軍軍部秘書、軍法處調查科科長,在軍部秘書長兼情報處長李一氓的領導下工作。由于此前揚帆就干過情報情報,所以在李一氓手下,他依舊負責收集情報。當時周圍都是日占區和國統區,揚帆憑借出色的組織能力,在周圍建立了多個情報聯絡點,有效保證了軍部和直屬機關的安全。
揚帆工作能力突出,1944年,他被任命為華中局敵區工作部部長,期間兩次奉命到南京活動,也有突出表現。
抗戰勝利后,揚帆擔任華中局聯絡部部長,建立起了多條通往國統區的地下交通線,把情報工作一直延伸到了湘鄂贛地區,其情報受到中央的高度贊揚和重視。
1949年元旦,此時解放戰爭已經勝利在望,揚帆奉命準備接管上海,組建人民公安機關。憑借多年來的積累的情報資料,揚帆在一個月的時間里,就把上海的工商文教衛各系統的情況整理得一清二楚,供上級領導參考,陳毅師長盛贊揚帆:“為上海接管工作立了一大功。”
新中國成立后,揚帆擔任上海市公安局局長,期間他破獲了CIA遠東情報站派遣間諜特務案,劉全德預謀暗殺陳毅、羅瑞卿案,以及多起未遂的爆破暗殺、投毒案件,為上海的安全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前文已經介紹過,揚帆是知識分子出身,為人耿直,清高自守,因此在處理同事關系上并不擅長。當時曾有人批評他:“目空一切,除了陳毅饒漱石,誰也看不起。”
1951年底,揚帆被免去上海市公安局局長一職,升任華東公安部副部長,后又調回上海擔任公安局副局長。這次職務調動后,揚帆因為多年積勞成疾,患上了腦垂體瘤,此后前往蘇聯治病,基本脫離工作。
1955年,潘漢年案發生,揚帆也受到了牽連。原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經組織批準,為了肅清上海的環境,揚帆曾充分利用已經投誠的國民黨特務,通過他們破獲國民黨保密局在上海等地的潛伏特務和秘密電臺,揚帆當時當這種辦法稱為“以特反特”。
揚帆出于更好地工作的考慮,使用了一批國民黨的特務,這讓他受到了一些同志的批評,說他“包庇重用國民黨特務”,懷疑他和國民黨有關系,甚至和1949年5月國民黨的“二六上海轟炸”有關。1955年4月12日,揚帆被送往北京接受組織審查。
此后,揚帆的妻子李瓊在壓力之下和他離婚。李瓊稱,她雖然和揚帆離婚,但依舊對揚帆充滿感情,她不離不棄,始終相信丈夫的黨性和人格。1979年,在李瓊的努力下,揚帆被送回上海,先后在上海精神病院、華山醫院、華東醫院治療和搶救。在家人的悉心護理和粟裕等老首長的安慰下,揚帆的身體狀況逐漸恢復。
1983年8月22日,公安部重新審定揚帆案,肯定揚帆在過去的工作中“作出了顯著成績”,應該“恢復名譽與消除影響”。不久后,揚帆恢復了八級工資,還當選上海市政協委員。之前的坎坷都成了往事,沉舟側畔千帆過,揚帆又重新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1999年2月20日,揚帆病逝,享年87歲。
特別聲明:本文禁止任何形式的搬運轉載,一旦發現,必將厲行追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