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印度國防部砸了73億美元訂購156架國產Prachand武裝直升機,號稱能飛5000米高原,專門盯著中印邊境和克什米爾。
結果真實情況是,這玩意兒連咱們直-10的尾氣都吃不上,高原打仗還不如派無人機劃算!
先看印度這波操作——Prachand號稱“國產之光”,但細扒全是進口貨:法國發動機、以色列光電系統、瑞典雷達,連20毫米機炮都是法國的。就這還吹65%國產化?
核心部件全卡脖子,真打起來維修零件都得看外國臉色。更搞笑的是,2010年首飛,2017年才拿到許可,量產拖到2028年,印度斯坦航空這效率,怕是直升機還沒出廠就過時了。
再說性能,Prachand最大硬傷是“又輕又脆”。5.8噸的體格比直-10小了近兩噸,裝甲薄得像紙皮核桃,高原空氣稀薄還得減載彈量。專家毒舌點評:飛得慢、扛不住打、掛彈少,在喜馬拉雅山上活脫脫是個“無人機靶子”。
反觀咱們的直-10ME,國產渦軸發動機能飆到5300米實彈射擊,毫米波雷達+激光對抗系統全副武裝,巴基斯坦買了都說好。更狠的是,解放軍早就在西藏新疆鋪開了直-10部隊,高原作戰經驗碾壓印度十年不止。
印度媒體吹Prachand能改變邊境力量對比,但現實很骨感:高原戰場早不是直升機的天下了。這貨單價5000萬美元,干的活還不如幾十萬的無人機。現在解放軍玩的是“無人機蜂群+直-10”組合拳,偵察、轟炸、電子干擾全包圓。印度還吭哧吭哧搞有人直升機,相當于別人用智能手機了,它還在炫耀BP機。
不過印度這波軍購倒暴露了小心思:邊境摩擦吃夠了解放軍火力的虧,想靠直升機扳回一城。
可惜技術代差擺在那兒——中國軍工能自研AESA雷達和渦軸發動機,印度連仿制法國發動機都磕磕絆絆。更致命的是后勤,印度軍隊至今還湊不齊統一口徑的子彈,真要高原長期對峙,Prachand怕是得靠牛車運零件。
說到底,Prachand象征意義大于實戰價值。印度想秀軍工自主,但核心技術和產能兩頭漏風;中國早跳過單挑直升機的階段,轉向體系化作戰。未來中印邊境的勝負手,恐怕是看誰家的無人機先耗光對方的防空導彈。至于印度直升機?就當給解放軍練兵移動靶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