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地郵政的集郵者用戶群中,普遍出現了營業員帶頭宣傳《哪吒2》上郵票的消息,點開一看,原來是蹭熱點的老伎倆——個性化郵票。
2001年2月,香港郵政署舉辦郵展,國家郵政局訪港代表團在展覽會上首次見到了一種能在郵票旁邊的空白副票上印個人照片的服務——“《我的祝愿》個性化郵票”。
同年3月,國家郵政局牽頭對這項業務進行了論證,會上大家一致認為:這項業務在中國有廣泛的前景,無論對企業、團體還是個人,都是好事。目前,中國已具備開辦這項業務的條件,應該抓住機遇,盡快開辦。
2001年8月22日,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這項能印自己頭像的郵票業務受到了大批運動員和觀眾的喜愛。
2002年5月10日,新中國第一枚個性化專用郵票《如意》發行,和香港一樣,郵政采用了帶面值的主票和自定義內容的副票連印的形式,至此中國郵政開啟了一條跳出集郵圈之外的商業郵票之路。
簡單點形容,個性化郵票就是一種可以付費印制用戶想要圖案的商業郵票。
集郵者之所以對個性化郵票喜歡不起來,首先就是這類自定義內容的郵票并非正式發行郵票,且付費就能印刷的性質,在集郵者看來完全沒有發行量的約束,所以只要肯花錢,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甚至以消耗為目的的郵票使用者,都不愿意購買這類郵票。
不過這套《哪吒之魔童鬧海》個性化郵票的發行,也不是針對傳統集郵者,因為資深集郵者都知道,正經郵票都賣不出去,何況是個性化。
2012年中國集郵總公司就曾表示:集郵者不購買的產品,不等于社會不需要,集郵產品并不是集郵者的專屬。
所以,吸引集郵者之外的收藏人群,成了總公司當下最重要的創收形式。
2024年6月16日《中國電影》個性化郵票發行,主圖為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綠底金龍”的“龍標”,跳出了“富貴如意吉祥話”這些以前常用的主圖,顯然這是要蹭一蹭火爆的電影市場。
每一部電影都有它的忠實觀眾,無論是電影本身還是主角演員,強大的粉絲團往往都能創造出不輸于電影票房的周邊文化價值。
這次《哪吒之魔童鬧海》郵票的發行也是因為電影的大火,153億票房的背后,是強大的潛在消費市場,粉絲們隨隨便便一出手,就能給出可觀的經濟收益。
這次總公司也是將哪吒主題發揮到了極致,除了郵票大版外,還推出了個性化郵票中的特供品種“GPZ”系列,加上紀念封、典藏圖卡、人物集章折在內,首批就發行了5種產品。
而從總公司介紹的文案看,這套郵票僅僅是該系列的第一組,所以后續根據不同組別,還能推出至少三個延續產品,規模可以說相當龐大了。
每一部精彩電影的背后,郵總都可以借助龍標個性化郵票推出定制后的電影主題郵票,又沒有發行量的限制,又是高溢價銷售,無數精彩電影的背后,總有幾個能夠爆火的題材,這才是郵總當初所說:“集郵產品并不是集郵者的專屬”這句話真正的意義。
當然,不集郵的消費者,購買哪吒郵票肯定是因為喜歡聯名的這部電影,可關于聯名的商品琳瑯滿目,既然消費者不集郵,那還會為郵票買單嗎?確實值得思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