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著攝像機在張家口的太陽下走了將近一小時,也沒拍到什么合適的素材。
盡管有些不甘心,但確實又渴又餓,恰巧路過經常吃蓋飯的小飯店,就不假思索的走進去。
我從來沒見過這么多中學生“包場”,問了老板才知道,今天下午附近中學放半天假。
這種情況下,完全沒可能自己一張桌,甚至我看了好幾眼,才找到一張能拼的桌。
我發現,有個少年自己坐一張桌,我連忙走過去。
我客氣的問他,對面是否有人。
他禮貌的回答,沒人,哥,你坐。
我點頭稱謝,我趕緊放下飯菜和攝像機。
坐在我對面的是一個看起來沒什么特點的中學生。
他中等身材,還沒完全長開的一張半大小伙子的臉,眼睛細長,臉上淡淡的幾分書卷氣,不慌不忙的一邊刷短視頻,一邊把剛端上來的蓋飯往嘴里塞。
我有些自來熟的問他:小伙子,上初中還是高中。
他有些不舍地把視線離開短視頻,看了眼我,淡淡地說:高中。
我繼續問:高幾?
他這次盯著屏幕回答:高二。
我看他沒什么聊天的想法,想著再一句,如果還是打不開他的話匣子,我就專心干飯了。
我用討論的口吻問道:你們的校服,初中和高中是一樣的嗎?
他說:不一樣,初中的多一道杠,我們就沒有。
我說,有點印象,我剛剛路上好像看到過穿這種校服的。
這次,他指著我后面的同學主動說:他們也是高中的,穿的是夏款。
我點點頭,繼續問:下午不上課,怎么不回家吃飯。
他答道:我家是D鎮的,回家吃飯太遠了。
我又問:那你平時住校?
他說:對,學校食堂都吃夠了,而且不好吃。
我說:咳,不說是否真的不好吃,同一個師傅,同一種手藝,頓頓吃,肯定膩。
他擠出點笑容說:哥,你是沒吃過,那是真不好吃。
我笑笑,表示同意。
我問他:現在一周休息幾天?
他答:這周就休半天,下周可以休兩天。
我問:能受得了嗎?
他無奈地笑笑:習慣了……XX高中(本地另外一所重點)連端午節都不休。
我接著問:如果高三的話,準備高考沖刺,一周休半天,我倒是能接受,你們才高二,用得著這么早開始卷嗎?
他咽了口飯,更無奈地說:我們從初中開始就已經這樣了……
我驚訝的問:真能受的了。
他嘆了口氣,說:那怎么辦,受不了也得受著,時間久了就麻木了。
我繼續問:怎么個麻木?
他說:每天時間都被安排的滿滿的,也沒時間考慮受不受得了。
我猜測道:從早上睜眼后,到晚上閉眼前,一直在學習。
他笑了下,說:這個,理論上是這樣……
我接著他的話頭說:……但實際上,有時候也會摸魚。
他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沉默的時候,我們都不約而同的緊扒拉兩口飯。
他第一次問我:哥,你上學時候摸魚嗎?
我說,怎么不摸,我都玩了命的摸魚,淡水魚都不摸,要摸就摸深海魚;
摸的手都被魚刺扎的全是血,忍著疼一直流血一直摸。
他終于露出這個年紀應該有的笑容,笑的有點要前仰后合,還趕緊捂著嘴,害怕笑噴。
我繼續說,別把自己的弦兒繃的太緊,咱也不說什么勞逸結合,人生就算在這個重要階段,該學的時候學,該玩的時候也得玩。
他猶豫了一下,點點頭,說:那行,一會吃完飯,我跟同學在這打兩盤游戲,再回家學習。
我笑著說:我看你剛才思考了下,是猶豫到底玩不玩嗎?
他說,對,我總覺得打會游戲是罪過。
我安慰他道:吃喝玩樂是人的天性,刻意去壓抑和抹滅,時間久了,心里會不健康。
他驚訝的說:哥,我爸媽從來沒這么跟我講過。
我說:父母都是望子成龍,輕易不會給你講這個。對了,咱倆這歲數差距,喊哥有點不合適了吧?
他搖搖頭說:我都17了,不能隨便喊別人叔叔,你頭發這么多,喊叔叔顯得我不禮貌。
我說,行吧,咱倆萍水相逢,江湖輩也正常,肩膀齊為弟兄,其實你喊句老哥也沒問題。
他用詹姆斯的經典動作一攤手,說:這跟喊叔,有啥區別。
我說:也對,喊大哥也可以。
小伙子開導道:哥,其實咱倆聊天,不用糾結一個稱呼,對不對。
我對他豎起大拇指,說:小兄弟,你很通透。
他靦腆笑笑,說:哥,我猶豫要不要玩一會,還有個原因,就是我怕耽誤時間學習考不上大學。
我驚訝的說:現在生源這么少,考上大學,應該不是一件難事吧。
他補充道:我的意思是考上本科。
我點點頭說:平時抓緊時間學,這并不是一件難事。
他嘆氣說:我覺得自己太笨了……
我打斷他的話,嚴肅道:永遠別去否定自己,無論什么時候……你想,你在這個世界屬于獨一無二的存在,對不對?
他的視線移到我臉上,盯著我看了兩秒,點頭說:謝謝哥。
我說:我并不是刻意安慰你,我只是說事實。
別在意一次兩次的得失,說句難聽話,就算復課三四次,又如何;
把人生的時間軸拉長,三四年的時間在人生的長河里,只是駐足喝杯奶茶的時間。
他有點心存感激的說:哥,你給我講的這些,讓我突然不怎么焦慮了。
我說:努力就夠了,結果自然來。
這幾句話,把我倆的感覺拉近了許多。
我繼續問:你對考上本科這么焦慮,是不是因為你是父母的唯一希望。
他說:那倒不是,我還有個姐,大我五歲,在邢臺上大學。
我心里默算下,說:你是08年的,那你姐應該是03年的,正常上學的話,應該讀大四,面臨找工作了。
他非常驚訝,說:哥,你算的太快了,我姐小時候身體不好,幼兒園多讀了一年,今年大三。
我說:也不是我算的快,我最近新認識的好朋友跟你姐同歲,也是03年的,也上大三。
他問:也是晚上學一年?
我說:不是,她是高中學的比別人扎實……
年輕人就是反應快,小伙子立馬就說:啊,這個姐是讀了“高四”。
我點頭有些贊許的說:對,而且她考上不錯的大學,所以,你焦慮啥。
他輕輕呼出一口氣,說:確實不怎么焦慮了。
我問:現在你和你姐還打架嗎?
他搖搖頭,說:現在我姐一般不搭理我。
我說,那小時候她削你嗎?
他認真的想想,說:還行吧,不經常削,一般她心情不好的時候,會找茬削我。
我說:那你反擊嗎?
他聲音突然變大,有點嚷嚷道:哪敢反擊,一般頂多隨便削兩下就完事了,要反擊不得往死里削我啊。
這句話他成功的把我逗笑了。
我看他吃得差不多了,不想耽誤他打游戲的寶貴時間,拋出了最后一個問題。
我問:你們同學里談戀愛的多嗎?
他想了想,說,每個班至少都有那么十幾個吧。
我說:為什么不是十幾對呢?
他說:又不可能都找學校里的,找校外談的比較多。
我說:就是社會上的黃毛唄。
他看了看我頭發的顏色,猶豫的說:那也不一定……
我解釋道:我的意思是說,肯定不是我這種上年紀的老黃毛,說的是跟你一樣的年輕人。
他笑著說:哥,我也不是那個意思,就是什么人都有。
不僅是社會上閑晃的,還有上班的,也有那種找的年齡差十來歲,跟你歲數差不多的。
我說,那你呢,談過嗎?
他有些靦腆的說,說:沒有……
我說:真沒有,還是不好意思說。
他有點著急:真沒有!沒啥不好意思說的。
我問:是不想談還是沒遇到合適的?
他認真想了想:我也不知道,總覺得談戀愛肯定會耽誤學習,而且主要是覺得沒意思。
我繼續問:你說的“沒意思”怎么解釋?
他說:耽誤打游戲的時間啊……
我從來沒想過中年人與花季少年的陌生對白會這么有趣。
我主動暫停了我們之間的對話,專注地扒拉我的飯菜。
他看我再無繼續聊天的打算,一口干掉了手邊的飲料,又看了看我;
我也看看他,并微微點頭。
他又看了我一眼,眼神里似乎在道別,站起來去隔壁桌找同學打游戲去了。
我獨自在餐桌旁又坐了一會,有些彷徨,有些發呆。
跟以往與陌生人的對話不同,跟這個少年的對話,似乎是穿越回過去,跟17歲時的自己面對面對話。
我總是期待自己能一直在路上,無非是想學會如何跟過去、現在、未來的自己相處。
“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與諸君共勉。
人生的目的,不是絞盡腦汁去改變自己;
而是心平氣和地接受自己手里拿著的35678;沒順子沒大牌,只能找機會一張張往外順牌。
關注《舊月刊》,把躁動的靈魂,裝進我的旅行背包。
(本文圖片和文字謝絕轉載)
記得關注、然后標星哦
別忘了在右下角給本文點“在看”和“推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