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評價華野頭等主力,王必成六縱不在列,皮定均日記說得很明白,解放戰爭將近尾聲的那個年代,戰火硝煙猶自籠罩著大江南北。在炮火連天的硝煙彌漫中,一支人民子弟兵由小變大、由弱漸強,終成了大敵膽寒的王牌勁旅。對的,我就要為大家娓娓道來華東野戰軍的不平凡歷程!聽聞當年有一個八路老將如是評價:"華東野戰軍有六個頭等主力縱隊,戰力無出其右!"可就說來奇怪,斬獲赫赫戰功的六縱居然不在列,怎么回事呢?
那可真是一段波譎云諾的歲月啊!四九年底,華東野戰軍按計劃發起了淮海戰役,將國民黨軍重重包圍。其時,華東野戰軍已集結了60萬大軍,往日那些被外人視為草芥的小縱小旅,竟也已是虎視眈眈的勁旅了。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要說起華野的溯源,那真是一段崢嶸歲月的結晶??箲鸪跗?東北的抗聯可謂鶴立雞群。為趕赴主力戰場,華東和山東的絕大多數老兵都奔赴東北支援了。剩下的大都是些地方武裝,后來才臨時組建了一些縱隊。誰曾想,這些打小算盤的臨時部隊,后來竟成了打贏內戰的王牌!
這六個被老將視為頭等的主力縱隊,自然有過碩果僅存的戰斗力。比如陶勇的四縱,整個縱隊的老底子都是來自新四軍。他們將新四軍勁旅的狠辣勇猛保留了下來,縱橫馬步軍營時更是赫赫有名。
同理,三縱、八縱其實也是沂蒙老根子,實打實的殺出了血路,方成為主力。這些部隊在淮海戰役等大戰中可謂建下了汗馬功勞。
至于名氣沒那么響亮的九縱十縱,其實內核同樣了得。記得九縱就是從膠東的一些殘余主力重組而來。十縱更是打遍了全程,一路挺進到解放之日。我軍當年的大軍壓境,可不就是靠這六大王牌勁旅么!
依照戰功說,六縱完全可以被列為頭等大縱??箲饡r期,六縱的老窩就是新四軍的王老虎團。王必成麾下的虎踞龍盤兵團打遍了魯皖蘇浙,一路幾乎是凱歌連連。解放戰爭期間,六縱在蘇中、萊蕪等戰役中屢立奇功,一個縱隊就蕩平了數萬敵軍,真可謂所向披靡!
那為啥老領導還是沒把六縱列為頭等主力呢?這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啊。按說六縱可是華野的當家旺種,戰斗力絕不比其他五大縱隊差。即便是打了敗仗,也是在裝備太落后的情況下被全副重裝的敵人反復重創所致。就連被俘的敵軍都直呼我軍勇猛無比。
從各方面材料中可以看出,老領導評判六縱實際上還是有些眼高手低了。顯然,面對久經沙場的虎旅,他們過于看重了戰敗這一點,卻忽視了六縱其他更為閃亮的戰績。畢竟在解放戰爭的后期,六縱可是揚威無數,幾乎成為華野的絕對核心。
當然,六縱也不是沒有缺點。那時我軍畢竟剛剛起家,各方面經驗和作戰素養都還有待提高。在楊拐等戰役中,六縱就曾因輕敵和戰術生疏而傷亡過重。皮定均當時就直指出,六縱自身進步實在有限。顯然,老領導們也看到了這一點。
不過話說回來,當年環境下每一支部隊都難免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就連后來更加精銳的部隊,在與美軍對陣時也還是吃了不少虧呢。所以說,單單從這點來降低六縱的地位,未免也有些過于嚴苛了。
更何況,即便有這些小問題,六縱在總體作戰和戰績方面也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存在。從冀中、太原到濟南,無處不見六縱的英勇身影。尤其是在淮海戰役中,六縱可以說是最為閃亮的一員勁旅,居功至偉是無需贅言了。
所以說,老領導對六縱的評判明顯有些保守了。從各個角度來看,六縱完全可以被列為頭等主力縱隊之一。當然,戰爭年代誰也難免有些盲區在,老人家們的判斷也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對現在來說,六縱毫無疑問就是華野王牌部隊之一了!
一支部隊的榮譽,終歸要由實際戰績和貢獻來衡量。雖然老領導當年有些判斷失之偏頗,但這并不影響六縱最終被載入史冊的光榮事實。作為華野核心的主力之一,六縱永遠是解放戰爭中最為閃亮的明珠了。讓我們永遠銘記,這支曾經被視為草芥的部隊,最終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不朽的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