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貴陽5月26日電(盧志佳)《紅飄帶》《偉大轉折》大型長征文化沉浸式演藝持續火熱;精彩賽事讓體育“流量”變經濟“增量”;世界級橋梁深度融入地方旅游生態……當前,貴州通過文旅、體旅、橋旅等多業態融合,不斷拓展旅游產業半徑,將“人無我有”的各類文旅資源轉化為旅游吸引力,以“多彩貴州”文旅新品牌塑造,推動世界級旅游目的地建設。
文旅相融 紅色文化“火出圈”
紅色文化,是貴州對外最具辨識度的文化印記之一,也為貴州推進文旅融合提供了紅色資源“富礦”。在做好紅色資源保護的基礎上,貴州借助數字化技術“活化”了標志性紅色資源,打造了直抵人心的紅色文旅產品。
這兩年,乘坐航班前往貴陽的游客,若在貴陽龍洞堡機場上空俯瞰,可發現有一座猶如“紅飄帶”的宏偉建筑。“紅飄帶”全名為貴州長征文化數字藝術館,館內排演的全域行浸式數字演藝《偉大遠征》集合了AI虛擬交互、全息影像、全維度機械運動、虛擬現實技術、三維聲場等最新科技手段,能讓游客沉浸式體驗長征之路。
5月1日,游客進入“紅飄帶”觀看《偉大遠征》演藝。新華網 盧志佳 攝
憑借創新的呈現和傳播方式,“紅飄帶”縮減了紅色文化與年輕人的距離感,成為貴州新的文旅名片,被譽為“打開多彩貴州之旅的第一站”。
據“紅飄帶”運營方貴州省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負責人申愛麗介紹,“紅飄帶”自2023年10月22日啟動試運營至今,合計演出超12000場,接待省內外入館游客近130萬人次。
坐落于遵義市的《偉大轉折》演藝綜合體項目和“紅飄帶”一樣,同為長征國家文化公園貴州重點建設區的標志性、引領性工程。兩者南北呼應,被稱為貴州長征文化的“雙子星”項目。
《偉大轉折》劇目演出現場。新華網 盧志佳 攝
《偉大轉折》以駐場劇目的形式,通過巨幕油畫、戰場硝煙、紅歌水舞、環繞音效等舞臺效果加持,再現中央紅軍兩進遵義、四渡赤水、佯攻貴陽、威逼昆明、巧渡金沙江,最終勝利北上的革命斗爭歷程。
科技與歷史的碰撞,為游客帶來震撼的沉浸式體驗,讓紅色革命歷史鮮活再現。今年“五一”期間,觀看《偉大轉折》大型實景演出劇目達1312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2.3倍。
體旅相融 青山綠水“動起來”
5月2日,2025年貴州紅?山水越野挑戰賽首站在黎平肇興侗寨開賽。來自全國各地的運動員參賽,他們用奔跑的腳步丈量美麗的自然風光,以酣暢的騎行感受獨特的侗鄉風情。
這項賽事是貴州繼“村BA”“村超”之后,于2024年全新打造的又一IP賽事。2024年貴州紅·山水越野挑戰賽10站比賽先后在貴州9個市州舉行,參賽總人數5萬人以上。
5月2日,2025年貴州紅?山水越野挑戰賽首站在黎平肇興侗寨開賽。新華網 盧志佳 攝
今年,賽事一方面首次開通游客臨時報名通道,向游客開放部分項目;另一方面,專設“景區天天運動會”,讓游客就地變“選手”,通過辦賽機制創新,實現體旅融合更“深一度”。
據悉,貴州省體育局今年將把“景區天天運動會”布局到黃果樹瀑布、荔波小七孔、西江千戶苗寨等10個重點景區,常態化開展大眾喜聞樂見的趣味運動、定向運動以及地方民俗運動。
5月2日,前來黎平肇興游玩的游客在“景區天天運動會”中參加乒乓大戰項目。新華網 盧志佳 攝
為充分釋放體育消費潛力,貴州省體育局4月發布了“賽動黔景”體旅品牌,未來將進一步拓寬“體育+”行業邊界,圍繞“黃小西吃晚飯”等重點景區景點,大力發展賽事經濟。
貴州省山地戶外運動資源優勢突出,體育賽事已然成為帶動貴州旅游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以馬拉松賽事為例,2024年,貴州共舉辦馬拉松賽事24場,賽事引流超22萬人次。“體育旅游可以有效發揮引入流量、調劑淡旺、提升客單、盤活存量的功能。”貴州省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馬雷說。
橋旅相融 美麗風光“一線牽”
在貴州安順的崇山峻嶺之間,一條巨龍騰空而起,被峽谷隔斷的道路由此連通,天塹化通途。這條巨龍便是貴州世界級橋梁的“開山之作”——壩陵河大橋,這是國內少有、貴州第一座可進入橋體內部旅游觀光的大橋。
利用宏偉橋梁的結構之美和周邊環境的自然之美,貴州高速集團在此間建設貴州省壩陵河橋梁博物館,并以橋梁為主題設計了相關研學課程,帶動貴州橋梁研學旅行“熱”。
依橋而建的貴州省壩陵河橋梁博物館。新華網發(貴州高速集團供圖)
除了講解橋梁分類、發展歷史和建造工藝,博物館著力提升游客旅行體驗。今年“五一”,博物館特別推出了橋梁模型拼裝、“橋見”下午茶、垂直旅拍等特色活動,吸引了來自香港、上海、廣州、四川等地的游客及研學團隊,節日期間,博物館共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
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后,貴州抓住歷史機遇,修路架橋,開啟了交通建設的“黃金時代”,北盤江大橋、鴨池河大橋、平塘大橋、龍里河大橋等世界級橋梁陸續誕生,貴州也成為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這些大橋在設計之初,建設者們就將美學融入其中,“超級工程+自然奇觀”的獨特組合,為貴州橋旅融合發展創造了世界級景觀資源。
近年來,以橋梁觀光、科普為基礎,貴州各地都在探索橋旅融合的新邊界。比如,自龍里河大橋開通以來,當地已經成功舉辦“漫游高橋”徒步比賽、自行車騎游大會、“云從之巔”音樂節等系列活動。平塘“天空之橋”服務區則融入了住宿、房車露營、餐飲等業態,并開展美食農貿市集、民族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豐富游玩場景。
龍里河大橋與朵花溫泉酒店融為一體。新華網發(潘希來 攝)
貴州花江峽谷之上,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橋被寄予“橋旅融合3.0版”的厚望。在建設過程中,花江峽谷大橋配套了蹦極、跳傘、競速跑道等高空運動設施,以及空中咖啡廳、觀光廊道、觀景平臺等休閑設施,在橋下建設的云渡服務區,則布局了懸崖酒店、露營區等業態。貴州正按世界級標準,力爭將其打造成世界級旅游標識和5A級“橋旅融合”景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