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萊佛士醫院正式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引發行業關注。納入醫保定點后,“國際化”醫療服務費用如何結算?這條“國際鯰魚”如何激發醫療生態市場的“升級”?《看醫界》帶您揭秘。
作者|宋爽
來源|看醫界
近日,上海萊佛士醫院正式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成為上海市高水平社會辦醫納入醫保體系的重要案例。作為新加坡萊佛士醫療集團在中國的旗艦醫院,該院2021年開業以來,憑借400張床位的規模及國際化服務定位引發關注。
納入醫保定點后,“國際化”的醫療服務費用如何結算?這家出身新加坡老牌醫療集團的國際醫院又將如何升級醫療服務,發揮國際醫院的“鯰魚效應”?近日,《看醫界》專訪上海萊佛士醫院總經理鐘子堅醫生,一探高端外資醫院新階段的創新發展探索。
優質服務疊加居民醫保,部分疾病可報銷50%以上
“國際醫院常被貼上‘高價’標簽,但作為綜合性醫院,復雜手術患者對醫保報銷需求迫切。”鐘子堅告訴《看醫界》:“納入醫保是醫院發展的重要一步。‘醫保定點’不僅是政府認可,更是患者信任的基礎,還可以切實緩解一部分患者的經濟壓力。同時,也意味著萊佛士醫院將為上海市民提供更多元化的醫療保障選擇,是國際化醫療服務與中國醫保體系的一次無縫銜接。”
納入醫保后的費用問題是公眾關心的焦點之一,院方以手術為例解析道: 假設公立醫院闌尾炎手術總費用2萬元,醫保報銷18000元;而萊佛士的總費用可能達到5萬元,但醫保仍按病種定額報銷18000元,剩下的費用需患者自付。
(以上價格只是舉例,并非實際手術價格和報銷比例)
盡管最終報銷比例看似不高,但對于部分特殊病種,這一模式卻能顯著減輕負擔。院方分享了一個特殊案例:近期,一名腫瘤患者在萊佛士進行了某品牌進口止痛泵的植入手術,這臺手術的器械費用占手術總費用的80%。而該器械在醫保全額報銷目錄中,可以全額報銷,因此在最終核算費用時候,患者享受到的醫保報銷比例超過70%。
“在公立醫院,這類手術往往需排隊數月,晚期患者根本等不起。如今在萊佛士,患者不僅能快速獲得治療機會,還可以享受公立醫院同等的報銷額度,大幅降低了經濟壓力。”
“我們并不會增加國家醫保的負擔。”鐘子堅醫生強調,同一個病種,萊佛士醫保結算的費用和公立醫院是一樣的,只是相對患者最終花費的總費用,報銷比例有所不同。據《看醫界》了解,高端醫療服務采取的是市場定價并非醫保定價,醫院可根據市場情況自主定價,但醫保可以部分報銷,這就是業內所謂的“疊加醫保”。
對于報銷比例與公立醫院不同會不會讓患者感到是實際與預期不符,萊佛士并不擔心。“患者從踏入萊佛士醫院起,就能感知到醫療效率、環境服務的差異,清楚自費部分的價值所在。”院方強調,高端醫療并非單純價格競爭,而是通過節省時間成本、消除信息不對稱、提供確定性服務創造“溢價”空間。
開放政策增強投資信心,萊佛士未來的增長引擎在中國!
2024年9月,國家衛健委等三部門發布《關于在醫療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工作的通知》,允許北京、天津、上海等9地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同年12月,上海推出配套政策:將外資醫院審批權限下放至區級,時限縮短至10-20個工作日,并優先支持自貿區、生物醫藥集聚區及外籍聚居區設院。
而納入醫保和商業保險對接也是重要的扶持措施。早在幾年前,上海就允許符合條件的高端外資醫院申請醫保定點。據《看醫界》了解,截止目前,上海已經有多家高水平外資醫院正式納入醫保,如上海德達醫院、上海嘉會國際醫院、上海百匯醫院等。
“上海政府對于外資醫院的扶持一向是開放、公正、透明的,在我們申請醫保的過程中,各部門也給予了積極支持。”也正是基于這些原因,萊佛士醫療集團對于中國市場的投資充滿了信心。
鐘子堅介紹,盡管萊佛士醫療集團在新加坡擁有一家醫院和超過100家門診部,但目前,北京、上海、重慶萊佛士醫院的床位數量已經是新加坡院區的4倍;2023-2024年,萊佛士中國區更是實現兩位數增長。因此萊佛士醫療認為:“萊佛士未來增長的引擎在中國。”
攜手百年名院,助力中國品牌醫療出海
政策紅利下,萊佛士加速本土化布局。2024年3月,上海萊佛士醫院與百年名院上海仁濟醫院達成戰略合作,構建“技術賦能+醫療出海”雙循環體系。
“公立醫院的硬核技術與外資醫院的效率、服務及模式創新,是一種是雙向賦能。”鐘子堅介紹,上海萊佛士醫院剛剛運營3年,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通過與“仁濟”百年積淀的無縫銜接,未來上海萊佛士醫院將重點發力婦兒、骨科、消化外科等特色專科,加速布局復雜手術領域。
據了解,目前已經有數位仁濟醫院消化科、泌尿科專家進駐萊佛士坐診;“仁濟互聯網醫院國際云診室"也已在上海萊佛士醫院落地;此外,兩家醫院開通了復雜病例MDT會診及轉診通道,使患者同時獲得三甲醫院技術實力與國際醫療服務。而作為雙向賦能的另外一端,萊佛士則依托15國100余家分支機構及多種語種能力,將仁濟的醫療技術推廣至海外。
打造亞洲醫學中心城市,將上海醫療推向海外是近幾年上海政府寄予厚望的探索。上海萊佛士醫院與仁濟醫院的合作也被認為是助力中國醫療出海的一大重要嘗試。
院方表示,中國的公立醫院有著世界頂尖的技術,收費也比歐美國家優惠,但很少有外國人真的從國外飛來看病。現在的公立醫院“國際部”大多服務的是想要選擇更多專家、獲得更好服務的中國居民和在國內居住的外國人,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公立醫院在國際上缺乏推廣的渠道。
而這恰是萊佛士的優勢所在。據悉,新加坡萊佛士總院有20%的病人是從國外專門飛到新加坡就醫,這與萊佛士在15個國家和地區都擁有診所和辦事處有關,尤其在日本、柬埔寨、越南、俄羅斯等中國周邊國家,萊佛士均有成熟的推廣渠道。
“醫療旅游的根本是資源整合,經濟乘數效應遠超想象。”院方舉例:一名海外患者的消費涵蓋機票、酒店、康復療養等,對城市經濟拉動顯著。而萊佛士的目標,是成為連接中國醫療與全球需求的“超級樞紐”。
據介紹,國際患者可通過萊佛士全球百余家海外診所實現預約轉診,赴滬享受"仁濟技術+國際服務"的雙重優勢;通過打通國際商業保險直付通道,實現跨境醫療費用結算無縫對接;此外,依托同類手術費用比新加坡等傳統醫療旅游目的地低30%-50%的性價比優勢,疊加上海及周邊的特色旅游資源,足以形成"高質醫療+合理價位+深度文化體驗"的組合優勢。
“通過醫療行為帶動機票、酒店、旅游等全產業鏈的發展,是支撐上海建設“亞洲醫學中心城市”目標的重要探索”。萊佛士表示,正如美國聚焦腫瘤治療、韓國發展醫美,上海正以“高質價比”為特色,打造國際醫療新標桿。
平衡國際化與本土化,接得住患者的需求
隨著我國中產階級規模的擴大,多元化的醫療需求升級,為外資醫院發展創造機遇。但在萊佛士看來,國際醫院必須練好內功,才能接得住這些需求。
“我常常問自己,What does our customers/patients want?”鐘子堅醫生告訴《看醫界》,國際醫院要更好地長期發展,需直面患者核心痛點:如何快速獲取專家資源、消除決策盲區、降低時間成本。
在萊佛士看來,當醫療真正實現“技術”與“體驗”的雙重托底,才是高端醫療普惠化的終極意義。“當家屬不再需要凌晨蹲守掛號平臺、不再因信息不對稱而恐慌時,不再為‘托關系找人’而焦頭爛額,他們自然愿意為專業服務付款。”
不久前,萊佛士接診了一名血象報告懷疑是白血病的老年患者,該患者在多家三甲公立醫院診斷后,依舊對應該選擇哪種治療方式有疑慮。來到萊佛士就診后,醫院聯系了新加坡總部專家為其進行了45分鐘的遠程會診,耐心分析了患者的病情,講解了目前國際上各種不同療法的利弊,還分享了最新的學術論文供患者參考。最終家屬非常滿意,當即支付了國際專家會診費。
“相比盲目選擇可能產生的治療風險,這種第二診療意見的‘決策保險’價值遠超金錢。”鐘子堅如是表示。
盡管定位為國際醫院,但在萊佛士的理念里,本土化也至關重要。“醫療本質是解決問題,脫離周邊居民實際需求的國際化注定失敗。”院方表示:“除疑難雜癥患者外,多數醫院的服務對象仍為本地居民,因此需要深度理解區域醫療需求,避免照搬國外模式。”
正因為如此,萊佛士中國區的幾家醫院均有著不同的定位:北京萊佛士醫院在使館區,醫療服務要照顧到外籍患者的需求;重慶萊佛士醫院在渝北區,聚焦婦科及月子中心;上海萊佛士醫院則位于稱之為“陸家嘴2.0”的前灘,附近國際學校和外企林立,是中產和高凈值人群的聚集地,因此走的是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的路線。
從破冰醫保到牽手公立醫院,從本土化深耕到醫療出海,上海萊佛士醫院的探索遠不止于一家外資醫院的成長史。當這條“國際鯰魚”游入中國醫改深水區,其激起的或許不僅是競爭,更是整個生態的進化升級。而最終受益的,將是追求優質醫療的患者。
(本文為《看醫界》發布,轉載須經授權,并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