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參與人員最多的戰爭,由此產生的戰俘,也是史上最多的。
戰爭期間,參戰各國為了吸納俘虜,都建立了不少戰俘營。
這些戰俘營里,有的待遇極差,對俘虜殘忍至極,比如德、日;
有的較為人道,比如軸心國異類意大利以及法國;
還有的要求營中戰俘做勞工,經典例子就是美、英。
至于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戰俘營,蘇聯區別對待各國俘虜,尤其針對日俘;
我國則嚴格遵守《日內瓦公約》,對待戰俘最寬厚。
二戰期間,參戰各國都是怎么對待戰俘的?軸心國的德日是如何殘忍折磨俘虜的?美英蘇等國又進行著何種戰俘營管理政策呢?
德日殘忍至極
若論對待戰俘殘酷狠辣,二戰日軍排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日軍將大量我國戰俘送到人體實驗室,進行喪心病狂的反人類“研究”,面對美軍戰俘,他們同樣不手軟。
太平洋戰爭前期,美軍因準備不足,在巴丹半島大敗,不得不向日軍投降。面對這數萬美軍戰俘,日軍用盡了折磨的手段。
美軍戰俘被日軍拿槍驅趕著,在又累又餓的情況下,五天足足前進一百二十公里。他們在這五天時間里,喝不到一滴水,吃不到一口飯,只要倒下便被就地槍斃。
一路上,當地的菲律賓民眾出于同情心態,向美軍戰俘投擲了一些糧食和水,結果通通被日軍攔下了。
不光如此,毫無人性的日軍還會毆打甚至槍斃援助戰俘的當地老百姓。
經過一路的顛沛流離,美軍戰俘可算趕到了戰俘營目的地。他們前方將要面臨的,是更加殘酷可恐的非人待遇。
在日軍巴丹戰俘營,美軍戰俘是日寇打槍的靶子,試刺刀的人肉沙袋。日本軍官只要一時興起,便會將幾名美軍戰俘槍斃或者砍頭,以此取樂。
當巴丹半島日頭最毒的時候,日軍還會將美軍戰俘驅趕到沙灘上,任由他們在烈日下暴曬好幾個小時,很多戰俘因此脫水而死。
除了巴丹戰俘營,日軍還于1943年,在我國沈陽建立了一個專門用來關押美英盟軍俘虜的大型集中營,并且還在里面進行一系列慘無人道的人體實驗。
日軍調撥了一大批“731”部隊的人員,拿美英戰俘當小白鼠,大搞生物實驗。他們在戰俘們的身體內注射細菌,觀察人體病變反應,其他的惡心實驗更是不勝枚舉。
從凍傷實驗到灼傷實驗,從人體大換血到揮發毒氣彈,日軍將“731”部隊折磨我國老百姓的手段,通通用到美英戰俘身上一遍。他們甚至故意制造鼠疫,只為獲取實驗數據。
日軍對待戰俘的殘忍變態,可以說是駭人聽聞,而緊隨其后的,便是同為軸心國陣營的納粹德國。
納粹德軍的戰俘集中營,在歐洲乃至整個世界,都是惡名遠揚的。
二戰期間,德國最惡名昭彰的集中營,就是奧斯維辛集中營了。這里除了猶太人,還關押著大量戰俘,他們全都經受了非人的虐待。
納粹德軍在將戰俘送進集中營之前,先對他們進行了一輪身份核查。只要戰俘是猶太人或者共產黨員,二話不說就地處死。
其余幸存的戰俘,日子則過得生不如死。他們經常被德軍毆打甚至電擊,只要表現出反抗的意愿,便會被關進毒氣室,活活中毒而死。
日軍在巴丹半島以及沈陽的戰俘營,戰俘死傷數量超過了一半,德軍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則更加夸張,能活著出來的戰俘不足十分之一。
除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其他地方的德軍,對待戰俘也是十分殘忍的,蘇聯衛國女英雄卓婭的悲慘遭遇就是鐵證。
1941年,剛滿十八歲的蘇軍女戰士卓婭不幸被德軍俘虜。為了從她的口中獲取情報,德軍對其進行了一系列凌辱手段。
當時正是寒冬時節,德軍剝光了卓婭的衣衫,讓她赤身站立在冰天雪地之中。他們還拿沾著鹽水的鞭子猛抽卓婭的身體,甚至找了一群人侵犯她。
面對一系列的殘酷折磨,英勇頑強的卓婭始終沒有低頭。德軍惱羞成怒,不斷將刺刀扎進她的身體。最終,卓婭被這群人間惡魔活活折磨致死了。
卓婭的遭遇激起了蘇聯上下的一致憤慨,蘇軍的戰斗熱情空前高漲。后來,蘇軍游擊隊全殲了作惡的德軍部隊,為他們的女英雄卓婭報仇雪恨了。
除了親自下場虐待戰俘,在一些人員規模龐大的戰俘營,德軍還會實施“分而治之”的殘忍套路。德軍故意誘導一些意志不夠堅定的戰俘,引誘他們成為納粹法西斯的爪牙。
這些德軍附庸要么被脅迫,要么被利誘,明明自己也是戰俘,卻還幫著敵人殘忍折磨自己的戰友同胞。很多德軍集中營的戰俘,因這種“誅心”手段沒了斗爭力量,憤而自盡。
意法相對松動
相比德日兩國的殘忍,同為軸心國陣營的意大利,卻是納粹中的“異類”國家。
意大利對待別國戰俘,總體上是寬容的。
據被意軍俘虜的美英盟軍士兵回憶,意大利的各大戰俘營,都可以保證基本的飲食供應以及生活待遇。一些條件較好的戰俘營,伙食待遇甚至超過了英軍一線戰士。
除了基本生存需求可以得到保障,意軍還會積極進行換俘工作,大量盟軍戰俘得以回歸大部隊。至于沒有被換俘的美英戰俘,絕大部分在戰后也健康地回歸了故鄉。
意大利之所以會對戰俘采取寬容政策,跟他們國內反戰思潮激烈,軍隊內部厭戰情緒濃厚有很大關系。
二戰后期,意大利游擊隊甚至直接推翻了墨索里尼納粹政權。
對待戰俘寬厚的意大利,也獲得了相應的回報。二戰期間,盟軍對待意軍戰俘一般會網開一面,沒怎么進行折磨。
和意大利一樣寬待戰俘的,還有“自由法國”領導下的法軍。
雖然法國政府二戰投降很快,但是“自由法國”的抗爭,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期間法軍俘虜了不少敵人。
在法軍的戰俘營,各國戰俘基本可以做到衣食無憂,法軍也會盡量尊重他們的人格尊嚴。法軍戰俘營的存活率,是德日的八九倍。
不過法軍戰俘營也有例外,那便是德軍戰俘。法國人痛恨德軍一個月就占領了巴黎,因此對待德軍的俘虜異常殘酷。
大部分的德俘,法軍都是就地槍斃了事的。還有一部分德軍戰俘,法軍直接安排他們去前線肉體排雷,絲毫不管他們死活。
雖然法軍有區別對待德軍戰俘的情況存在,但總體而言,他們和意軍一樣,都是寬容對待戰俘的。這兩個國家的戰俘營,也是歐洲境內戰俘存活率最高的地方。
美英強制勞動
相比意法寬容中帶著些許散漫的戰俘管理方式,美英兩國的戰俘營,可以說是“人盡其用”盡顯老牌資本主義本色。
美軍和英軍,都會強制戰俘勞動,讓他們干苦工。
在美英兩軍的戰俘營,各國戰俘會領到自己的工牌和工號,每天通過重體力勞動換取自己的工簽。只有手里握有工簽,才能獲得補給。
通過這種方式,美國解決了太平洋戰場施工人手不足的問題。那些美軍“少爺兵”們不愿意干的臟活累活,通通甩給戰俘干。
英軍相對美軍,對戰俘勞動力的壓榨沒有那么嚴重,這既是大英帝國想維持一下自己的紳士體面,也跟英軍主要負責空戰,對修筑工事沒有太大的需求有關。
為了確保戰俘營能夠提供充足的勞動力,兩國都曾明文下令,不允許基層士兵隨意虐待別國戰俘。不過美軍還是有不少“頂風作案”的,他們會伺機折磨日俘。
正所謂一報還一報,當日軍殘忍對待美軍戰俘的消息傳開之后,美軍士兵再也壓不下自“珍珠港事件”以來對日軍的厭惡,只要一有機會便對日俘拳打腳踢。
不光如此,在美軍的縱容下,戰俘營的醫護人員還會故意拖延對傷病日俘的治療工作,任由他們受傷感染不治而亡。
但總體而言,美軍表面功夫做得還算不錯,沒有太過折磨日軍戰俘。他們甚至還給諸如大場榮、舩坂弘等被俘的日軍名將榮譽稱號,以彰顯自己的大肚量。
同為昂撒國家,澳大利亞就不像美英兩國一樣,他們連表面功夫都不做,直接把區別對待日本戰俘擺在明面上。
澳大利亞軍人時刻牢記達爾文港轟炸和新幾內亞之戰的仇恨,日本戰俘只要落到他們的手里就注定不會有好果子吃。
在澳大利亞的戰俘營,日軍戰俘會先領略一遍鞭打、苦役、缺衣少吃的“套餐”,然后在奄奄一息的時候被澳軍一槍斃命。而這些手段,也不過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蘇軍痛擊日虜
和澳大利亞軍隊一樣,蘇軍也對日本戰俘,實行明目張膽地區別對待政策。在蘇軍戰俘營,日軍戰俘待遇之差,僅次于德軍戰俘。
蘇軍的戰俘管理政策,突出一個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德國和日本都和他們有深仇大恨,所以戰俘營里經受折磨最多的,就是這兩個國家的俘虜。
在蘇軍戰俘營,毆打、虐待德日兩軍的戰俘,已是家常便飯。由于二戰期間蘇軍傷亡極大,缺乏勞動力,所以他們也像美英一樣,強制德日戰俘進行勞動。
其中日軍戰俘經受的折磨,要比德軍戰俘嚴重很多。因為日俘們所在的戰俘營,大部分在遠東區,西伯利亞地區的酷寒,要比蘇聯的歐洲區難以忍受得多。
很多日軍戰俘在蘇軍的虐待下幸存,結果沒能熬過寒冬的冷風。這些死在戰俘營的日俘,蘇軍連具全尸都不留,直接丟鍋爐里當柴火燒,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挫骨揚灰”。
我國待遇最好
縱觀二戰各國對待戰俘的態度,我國給予戰俘的待遇是最好的,沒有之一。無論國軍還是我軍,中國軍人都嚴格遵照《日內瓦公約》,非常人道地處理戰俘問題。
抗戰期間,八路軍和新四軍俘虜了日寇之后,會將他們集中起來,進行統一思想教育。在革命圣地延安,甚至還有專門的日軍戰俘教育學校。
經過我黨我軍先進思想洗禮的日軍戰俘,有不少人幡然醒悟,不再為虎作倀,為日本軍國主義政府賣命。還有不少日俘后來加入到抗戰隊伍,為反法西斯斗爭作出卓越貢獻。
我軍之所以不虐待戰俘,積極進行思想感化,既是為了貫徹馬列主義思想,也有現實層面的考量。事實證明,我軍的政策非常有成效。
由于我軍優待戰俘的名聲十分響亮,日軍部隊在后期的作戰過程中,抵抗意志銳減,經常出現主動投降的現象。我軍的戰俘管理政策,真正做到不戰而屈人之兵。
參考資料:
1.二戰期間日軍戰俘管理制度研究:以日軍沈陽盟軍戰俘營為中心(《抗日戰爭研究》2010年02期)
2.拂去塵埃始見金:二戰沈陽盟軍戰俘營研究綜述(《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3.把砍頭當表演,槍逼所有戰俘去觀看(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08月19日)
4.劉立明:太平洋戰場上的盟軍戰俘狀況初探
5.王學禮:在蘇戰俘問題研究(1941-195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