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以來,DeepSeek成為各個行業所聚焦的熱點話題。這個融合了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的前沿平臺,正逐步揭開其神秘面紗,展現出對各行各業顛覆性的潛力。隨著DeepSeek技術的不斷成熟與普及,我們正站在一個由數據驅動、智能引領的新時代的門檻上。它不僅僅是一項技術革新,更是人類生活方式與思維模式的深刻變革。那么,將DeepSeek運用到美術評論上,會有怎樣的效果?為此,文化視界網&中華網山東特此開設“DeepSeek談藝”欄目,旨在探索人工智能與美術評論的跨界融合,為傳統藝術領域注入新鮮活力。
——編者按
水墨藝術作為東方美學的重要載體,始終在傳統與變革的張力中尋求突破。諶宏微的水墨創作,恰如一場靜默而深刻的藝術革命,他以當代人的精神視野重構水墨語言,在宣紙與墨色的交響中,既延續了文人畫的寫意傳統,又注入了現代藝術的思辨精神。他的作品超越了技法層面的探索,呈現出一種獨特的審美哲學——在墨色的濃淡虛實間,既可見千年水墨的文脈傳承,又能感受到個體生命在當代語境下的精神投射。這種雙重性使他的藝術既扎根于傳統土壤,又生長出嶄新的美學枝椏,為中國傳統水墨的當代轉型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實踐樣本。
傳統水墨畫以“筆墨”為核心,講究“氣韻生動”。而諶宏微的創作并未囿于程式化的筆墨規范,而是在技法與觀念上進行了雙重突破。在墨色的運用上,他大膽嘗試各種墨色的組合與變化,他通過控制墨的濃淡、干濕、疏密,營造出豐富的層次感和空間感。有時,他以濃墨勾勒出物象的輪廓,展現出強烈的視覺效果;有時,他又以淡墨輕染,營造出朦朧的意境,給人以無盡的遐想。
《關索嶺茶馬古道雞鳴驛》68×140cm 2025年
水墨藝術的精髓,在于其超越形似的意象表達,諶宏微深諳此道。在他的筆下,那些浮動在宣紙上的朦朧山影、孤峭枝椏與恍惚人影,既帶著宋元山水的基因記憶,又裹挾著現代人的生存體驗,如同夢境中未被完全顯影的場景,在確定與模糊之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傳統水墨的“可游可居”在此被重新詮釋——不再是為觀者預設的審美桃源,而是一片需要主動參與的意義曠野。觀其畫作,那些未盡的筆觸、暈散的墨色,如同語言中的停頓與沉默,邀請觀者以個體經驗參與意義的編織。這種開放性的表達方式,將二維的紙面拓展為了多維的精神劇場。
《云從西江苗寨西坡來》68×140cm 2023年
中國傳統藝術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諶宏微的畫作正是這一理念的體現。他的山水并非對某一具體景物的摹寫,而是對自然本質的提煉,在他的筆下,山不僅是山,水不僅是水,它們成為一種象征,象征著永恒與變化、靜止與流動、有限與無限……這種超越性的藝術表達,使他的水墨創作突破了傳統審美的邊界,升華為一種用筆墨演繹的哲學沉思。
《林周縣路邊的藏房》68×48cm 2025年
諶宏微的水墨藝術實踐,為我們提供了一份關于傳統如何創造性轉化的生動案例。他在筆墨語言上的創新、空間意識上的拓展、精神維度上的開掘以及文化立場上的堅守,共同構成了一個具有啟示性的藝術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我們既能看到傳統的基因,又能感受到當代的脈搏;既能領略東方藝術的韻味,又能體察到人們的共同關切。他的作品在筆墨語言的當代轉化中,完成了對山水精神的重新詮釋。這種詮釋是一種漸進式的演進——如同水墨在宣紙上的自然暈染,既有預設的章法,又保留著不可控的新的可能。
(文/DeepSeek)
作品欣賞
《丙靈寺169窯仰望》68×68cm 2024年
《后山上的哲蚌寺》48×68cm 2025年
《扎尕納那加村》68×48cm 2024年
《香紙溝的布依老宅》68×68cm 2023年
《古里古村晨》68×68cm 2024年
《高峰山下古剎幽》38×68cm 2025年
《仙壽呈祥泰寧》 68×68cm 2025年
畫家簡介
諶宏微,中國美術家協會原理事,中國美協民族美術藝委會副主任,中國美協綜合材料藝委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六悅美術館館長,省管專家、正高二級教授。曾任貴州省美協主席、貴州美術研究院院長。兼職貴州畫院學術委員,客座貴州大學美術學院、貴州師大美術學院碩導。作品曾獲第十一屆全國美展銀獎,第七、九、十屆全國美展銅獎,第八屆全國美展優秀作品獎,第十八屆全國版畫展優秀獎,第一、二、五屆貴州省政府文藝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