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東南大學“五育潤心沐光同行”大型心理游園會在南京、蘇州、無錫三地五個校區先后舉行。本次游園會精心設計了60余項心理健康主題活動,幫助在校大學生減壓放松,調節情緒。現場還舉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職咨詢師聘任儀式,進一步壯大東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
抽取“幸運盲盒”,在東南大學“重啟人生”
據悉,本次活動由東南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黨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團委、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聯合主辦。游園會采用“五育融合”理念,精心打造五大主題區域——“德潤·知行課堂”“智探·思維工坊”“體躍·能量魔方”“美育·彩虹劇場”“勞養·成長苗圃”。
如果讓你重啟人生,你會如何選擇?在“智探·思維工坊”,同學們抽取“幸運盲盒”,開啟一段“虛擬人生”。人文學院心理學專業研三學生林冕隨機抽取了幼年、青年、中年等不同階段的人生。
“我出生了,具有特殊體質,只要看到櫥窗,我就可以瞬間切換到模特同款;在學習階段,我熱愛學習,但我因為旁聽其他課程,結果被保安驅逐了;第三個階段是與孩子相關,當我跟對象發生爭吵時,我會在兒女的調整下重歸于好;最后一個人生有點遺憾,我期待很久的游戲開發商解散了……”這些有趣的故事,給林冕帶來了一段神奇經歷。“這些故事很有意思,但更有意義的是,抽取盲盒的前提是和主辦方猜拳,無論輸贏都可以抽。”
這也是活動主辦方想要表達的內容。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大一學生李承書介紹,設計這款以模擬人生為主題的盲盒,分為幼年、青年、中年、老年四個階段,每個盲盒包含對應階段的人生故事。“我們想表達的是,不管輸贏都可以獲得一種有趣的人生經歷,都有獨特的價值。”
活動精彩紛呈,心理健康知識融入互動體驗
據悉,現場的27個特色展位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各院系分中心及學生社團聯合打造,將心理健康知識融入互動體驗,通過沉浸式、互動式的心理體驗,增進師生情感交流,培養了學生自尊自信、自我接納、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
現場還有廣場咨詢服務臺,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職老師和校外兼職咨詢師提供專業的心理測評和廣場咨詢服務,解答同學們的困擾與疑惑。
在“美育·彩虹劇場”,人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研二學生唐思宇和團隊成員組織了一場串珠活動,不同顏色的珠子代表不同的情緒。“色彩是大家的心理狀態的外化,串珠子的過程也是梳理情緒的過程。”
唐思宇告訴記者,除了串珠子,還有一個活動名為“薛定諤的綻放”,將干花裝入玻璃瓶中,干花的多與少也是情緒的表現。“如果想要美觀,瓶子其實不能塞得太滿。也是借此機會告訴大家不要把自己逼得太緊。”
馬克思主義學院張婷婷用三種顏色珠子,串起了一條手鏈。“天氣很熱,我選了白色、綠色、米白色三種顏色的珠子,讓人感覺非常清爽。”張婷婷說,最近課業壓力較大,學校組織的這場活動,讓大家能夠釋放壓力。“特別手作這種小而美的手鏈,看起來就非常令人開心。”
守護“心”健康,外聘36名校內外專兼職咨詢師
活動現場舉行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兼職咨詢師聘任儀式。東南大學黨委學工部部長、黨委武裝部部長、學生處處長、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曲栩介紹,東南大學按照1:4000的比例,在心理健康中心配備11名專職心理健康教師,這次又外聘了36名校內外專兼職咨詢師,進一步壯大東南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
“校內由9名輔導員和專業老師擔任,校外有27名專業咨詢師,他們都有專業的心理咨詢資質。”曲栩提到,當前大學生的心理壓力主要還是聚焦在學業方面,為此學校每個月都會組織心理健康的相關活動,走進學生社區,為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同時,我們依托‘525’‘320’‘920’等節日開展系列活動,提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除了豐富的體驗釋放心理壓力,現場還有精心準備的茶水,讓同學們在游園之余可以取飲解渴。此外,臨近端午,現場還有制作香包的活動體驗,大家在親手制作香包的過程中,感受傳統工藝的魅力,借助香氣舒緩身心壓力。
通訊員 孫琦清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李楠 文/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