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風絮輕揚,清涼入心。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吉祥里社區活動中心,不少老人早早排起了長隊,等候云州區明星堂理發店的陳寶清師傅來給大家義務理發。“張奶奶,您當心腳下。”陳寶清半躬著身子,雙手穩穩托住老人手臂,扶著她落座。“陳師傅,今天可得給我剪個顯年輕的發型!”他的手指關節略顯粗大卻靈巧溫柔,梳子挑起白發,剪刀“咔嗒”輕響,手腕翻轉,幾下就修出利落的弧度。“等會兒您往院兒里一坐,保準成大伙兒眼里的‘時尚標桿’!”剪完后,他細心地幫老人清理衣領里的碎發,這個習慣保持了二十年。張奶奶緩緩起身打趣道:“小陳啊!放著賺錢的生意不做,圖啥呀?”陳師傅笑道:“我這手藝啊,能讓您老精神抖擻,比賺錢還開心。”
經營理發店二十余年的陳寶清,早已在街坊四鄰里“小有名氣”。無論是利落的寸頭,還是時尚的卷發,在他的巧手下都能完美呈現。二十年來,經他手塑造的發型不計其數,每一次落剪,都飽含著他對理發技藝的執著與熱愛。而每月20日,更是他雷打不動的公益日。這一天,他會準時在店門口掛上“今日外出服務”的牌子,帶著全套工具前往吉祥里社區活動中心義務理發。兩年來,風雨無阻,他已累計為社區老人義務理發超過500人次,成為了社區老人心中最親切、最信賴的“托尼老師”。
不僅如此,陳寶清還將這份“剪刀愛心”傳遞得更遠,他說:“我希望把我的公益理發店開到全市甚至全國的農村,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這句話是他的憧憬,更是動力。除了社區服務,陳寶清還會帶著由徒弟和義工組成的“流動理發隊”下鄉義剪。他們驅車十五公里,來到許堡鄉肖家窯頭村為這里的老人們理發。從清晨到日頭西斜,陳寶清一刻也未停歇,為村民們剪出清爽利落的發型。村里的肖大爺摸著新理的平頭,笑得合不攏嘴:“上次去縣上理發還是過年時候的事哩!”
在村里,陳寶清不僅是一位理發師,更是老人們的傾聽者。他靜靜地傾聽九旬老人講述年輕時的故事,陪獨居老人嘮嘮家常,用自己的方式,給予老人們關懷與陪伴,讓他們在理發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心靈的慰藉。陳寶清常說:“剪去的是白發,留下的是體面。”他手中那把普通的剪刀,因傾注了愛心而變得無比溫暖。
在陳寶清的努力下,溫情在社區、在鄉村里生生不息。“陳師傅不僅用自己的技藝傳遞愛心,還帶動徒弟、員工,甚至是隔壁理發店的老板一起公益理發。在他們的努力下,社區里的氛圍也越來越好,現在居民們來剪頭發的時候都會彼此謙讓,剪完之后也會自發地把地面上的碎發打掃干凈。正是這種愛心的傳遞,讓我們社區越來越像一個大家庭了!”云州區吉祥里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劉成芳感慨道。
文 / 李東臻 通訊員 馬靜波 丁宏偉 宋佳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