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這回是真的發火了,從下到上一個個嚴厲追究責任。
之前造船廠的廠長剛被抓起來,現在又抓出了一條“大魚”——朝鮮軍需工業部的副部長李亨先,成為這次事件中第一個被問責的中央級別的大官。
5月21日金正恩帶著一群朝鮮高官,開開心心地去參加朝鮮第二艘“崔賢級”驅逐艦的下水儀式,因為之前第一艘驅逐艦下水很成功,這次的儀式就更不能出任何差錯了。
沒想到,在軍艦從船臺滑入水中的時候,突然失控了,整個船失去了平衡,船頭卡在船臺上,船尾浸到了水里,本來熱熱鬧鬧的慶祝儀式一下子變成了事故現場。
金正恩親眼看到這一幕,當場臉色就變了,非常生氣地批評這次事故是“絕對不能容忍的犯罪行為”。
根據央視5月26日的報道,朝鮮官方通訊社在25日說,在各方面的全力支持下,這艘在清津造船廠碼頭側翻的新軍艦目前正在努力恢復平衡。
雖然現在看起來,軍艦的恢復工作還算順利,損失也比一開始預計的小得多,但朝鮮方面對這次事故的追責工作卻一點也沒放松,誰都別想輕易過關。
除了勞動黨中央軍需工業部的副部長李亨先外,清津造船廠的廠長洪吉浩、總工程師姜正哲、負責組裝船體的車間主任韓京學,還有廠里的行政副廠長金勇鶴,也都已經被逮捕了。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朝鮮對待這次事故的態度很堅決,沒什么商量的余地。
不過更重要的是趕緊把船修好,朝鮮方面自己說,這艘驅逐艦雖然翻倒了,但船底并沒有破洞,只是右邊船身被刮了一下,整體損壞情況比想象的要好很多。
另外朝鮮的調查專家還表示,現在只要把船里的水抽出來,再解決一下船頭卡在船臺上的問題,大概花三天時間就能把船重新扶正,之后再修理受損的地方,大約十天左右就可以搞定。
但是外面的專家可沒這么樂觀,有圖像分析的專家指出,從最近的衛星照片來看,這艘船傾斜得很厲害,有一部分已經進水了,而且下水的滑道可能也被破壞了。
朝鮮說十多天就能修好,這個時間表到底靠不靠譜,現在還真不好說。
而且從圖片上看,朝鮮那邊負責修船的人,已經在軍艦的尾部和船身綁上了兩根鋼纜,這些鋼纜可能是用來臨時固定船只的,防止船繼續亂晃亂轉,確保船體穩定安全,好讓接下來清理工作能順利進行。
但是如果下一步直接用力拉拽,把驅逐艦硬生生扶正的話,很可能會把船的龍骨給扭曲,甚至可能把整個船體拉斷,那樣的話損失就太大了。
所以我覺得,現在即使朝鮮的技術工人想把船里的水抽干,難度也非常大。
要知道美軍以前也出過類似事故,就算是他們,修復這種損壞也得花半年以上的時間,現在朝鮮這艘驅逐艦能扶正、能開起來,可能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說到底,朝鮮這些年取得的軍事成果,明顯已經超過了他們國家經濟和技術的極限,他們能撐到今天,主要靠的就是拼命趕進度、盲目地大干快上,搞得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你看過去這10年,朝鮮的軍事發展速度特別快,連美國、韓國、日本的情報部門看了都覺得吃驚。
就拿洲際導彈來說吧,從2020年10月第一次亮相的“火星-17”,到2024年10月展示出來的“火星-19”,短短4年時間里,朝鮮就連續搞出了17、18、19這三代機動洲際導彈,而且一代比一代厲害。
很明顯,這種搞研發的方式根本不靠譜,時間一長,問題越積越多,早晚會在某一天爆發出來,到時候就可能造成更大的災難,把整個科研和生產都搞砸了。
按照過去的經驗來看,這種處理方式,通常意味著朝鮮國內要開始搞一次大規模的“清洗”或者“整頓”了。
俗話說得好,你在廚房里看到了一只蟑螂,那說明你看不見的地方,很可能還藏著一大窩蟑螂呢。
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朝鮮的驅逐艦下水時又出了這么大的岔子,嚴重影響了朝鮮軍工體系的信譽。
朝鮮的軍工系統是由好幾個造船廠、兵工廠和研究所組成的,這次出問題的清津造船廠只是其中的一個。
這說明,這次驅逐艦下水翻車的事,不是某一個廠子特別差,而是整個系統里可能都存在類似的毛病。
朝鮮高層現在已經意識到,這次的技術失誤可能只是暴露了更大問題的冰山一角,所以雖然事故只發生在一個地方,但責任可能會擴大到整個軍工系統。
接下來,朝鮮的軍工系統很可能要面臨一次徹底的大調整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